用好一个公式塑造一个人物

作者: 溜溜梅

用好一个公式塑造一个人物0

古人说:“凡画,人最难。”小布布一听,如逢知音,立刻跳了起来,嗓门儿提高了八度:“写作文,同样是写人最难。

“此话有理!写人作文难在写谁像谁,而不是千人一面。”溜溜梅老师对小布布的认识表示赞同,但却发现他眉头紧锁、一脸委屈的样子——这小家伙,一定是在写人作文方面又有了新困惑。

不过,写作文就像西天取经,一路阻碍重重,需要不断见招拆招,打怪升级。怎样才能塑造出真实鲜活、特点突出的人物呢?办法非常简单,用好一个公式即可:

一种“物”+两个“是”=一个有特点的人

看着这个公式,小布布的眼睛瞪得溜圆,挠着头,完全想不通其中的奥秘。别急,跟着溜溜梅老师一一拆解,慢慢学习吧。

一种“物”

这里的“物”,指的是某种事物,可以是动物,如老虎、狮子、绵羊、小兔、蜜蜂、母鸡等;可以是植物,如梅、兰、竹、菊、松、多肉等;也可以是其他事物,如充电宝、能量棒、陀螺、饺子等。

听到这里,小布布更晕了。他瞠目结舌,如陷迷雾之中,小声嘀咕着:“这些事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我要写的是人……”

当然和人物有关系。我们要根据人物的特点,选取有相似点的一种“物”来拟题,并在开头介绍人物。请看下面的例子:

瞧,与一种“物”结合,人物特点是不是非常鲜明?题目也新颖有趣、别具魅力了。有了题目后,根据题目来开头介绍人物就可以了。多么简单!

两个“是”

接下来的主体部分就更简单了,用好两个“是”,轻松布局成篇。聪明、善思、有悟性的你,捕捉到灵感了吗?小布布听得既兴奋又期待:“接下来该怎么写呢?快告诉我吧。”

溜溜梅老师要恭喜小布布了,他已经对设计自己的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乐在其中。闲言少叙,回归作文主体。接下来,我们要用上两个“是”,设计两个“首括句”,概括并“领导”整段内容,突出人物特点。

例如:题目拟定为《虎妈》,第一个首括句就可以这样设计——“学习中,妈妈是引领方向的‘镇山虎’”,然后就写妈妈为我在学习中指引方向,树立目标和信念的事;第二个首括句和第一个用同样的句式——“生活中,妈妈是护子惰深的‘慈爱虎’”,然后就写妈妈吓跑大狗保护我的事。

又如:题目拟定为《家有“果爸”》,第一个首括句就可以这样设计——“休闲时,爸爸是快乐满满的‘开心果’”,然后就写爸爸陪我一起尽兴玩耍的事;第二个首括句和第一个用同样的句式——“学习时,爸爸是能量无限的‘坚果’”,然后就写爸爸辅导我学习,将智慧和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的事。

再如:题目拟定为《奶奶=“复读机”》,第一个首括句就可以这样设计——“叫我起床时,奶奶是开启了定时播放模式的‘复读机’”,然后就写奶奶从早上六点开始,每隔五分钟就叫我一次的趣事;第二个首括句和第一个用同样的句式——“看我写作业时,奶奶是开启了循环模式的‘复读帆’”,然后就写奶奶监督我学习,唠叨不停的事。

瞧,用上两个“是”,设计首括句,引出具体事例,人物特点是不是非常鲜明?人物形象也塑造得真实鲜活。多么清晰!虎妈上海市松江区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三(4)班陈茸宁指导教师:刘成方

我的妈妈梳着干练的短发,一双大大的眼睛又黑又亮。她严肃的时候不怒自威,如同“森林之王”一般。家里的“霸主地位”非妈妈莫属,她是名副其实的“虎妈”。

学习中,妈妈是引领方向的“镇山虎”。当我做题丢三落四时,妈妈会“虎目圆睁”,直截了当地指出我的错误;当我读书囫囵吞枣时,妈妈会“虎啸声声”,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真地对待学习;当我灰心沮丧时,妈妈会引导我树立目标,告诉我只要信念坚定,就能“虎踞龙盘今胜昔”。

生活中,妈妈是护子情深的“慈爱虎”。我从小就怕狗,每次在路上遇到,妈妈都会把我护在身后,再一跺脚,厉声呵斥:“走开!”只见妈妈怒目圆睁,用“喷火”的眼睛盯着面前的狗。直到狗儿眼神躲闪,悻悻(xìngxìng)地离开,妈妈这才放心地松开我的手。那一刻,她可真是“虎虎生威”啊!

这就是我的“虎妈”,虎气十足!她的每一次“发威”,都是因为爱我的!有这样的“虎妈”,我真幸福!

读文、读图,小布布读得满心欢喜,忍不住原地起舞,边跳还边唱着:“啦啦啦,公式在手!哈哈哈,写人无忧!”

一种‘物’+两个‘是’=一个有特点的人——用好这个公式,塑造身边人物,你学会了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