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画大自然的表情
作者: 于溟慧
亲爱的小星星,你知道吗?大自然是有表情的。当微风轻拂,阳光温柔地诉说;当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地宣泄。当晚霞漫天,天空铺开绮丽的梦幻;当云舒云卷,清风编织浪漫的绮梦。当雪花纷飞,空气道出纯净的秘密……气象是大自然的表情,丰富而多样,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准确描画出它的喜怒哀乐。
◆表情会变化
气象万千,每一种气象都是大自然的一种表情。表情是会变化的,如何捕捉瞬间的变化呢?仔细观察,时间就是变化线索。
同学们学过的《火烧云》中火烧云千变万化,颜色变化快,形状变化多,让人目不暇接: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火烧云色彩变化的描写堪称神来之笔,仿若一场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在我们眼前展开。火烧云颜色变化丰富且迅速,特点鲜明,作者巧用排比,那火烧云如同被一位神奇的画师肆意涂抹。
日月交替,星辰隐现,霓虹横跨天际;云雾聚散,雨雪纷飞,雷霆震响天空。这天地间的每一种气象,都带着变幻无穷的特质。倘若你静下心来,依着时间的脉络细细观察,或是在不同的时段去探寻,便能悄然揭开大自然那藏在风云变幻背后的更多“秘密”,领略其瞬息万变却又永恒的迷人魅力。
◆表情很微妙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气象的奇幻世界里,这句话同样适用。那些看似平常的四时气象,实则暗藏着无数微妙的细节,静静等待有心人去解读。
本期作文《南岭初三月》中写雨中游:
迎着细雨,和着微风,青草们摇头晃脑,合着节拍跳起舞来。雨珠落了下来,变成草叶上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广阔的草原上,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小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雨点在上面滚来滚去,像水银一般。
短短一段话就是一幅清新灵动的草原雨景图,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比喻新奇贴切。小作者赋予青草以人的动作和情态,仿佛它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小舞者,在细雨中尽情表演。小作者把青草在风中雨下悠然自得、欢快活泼的模样鲜活地呈现出来,使静态的青草瞬间充满了动态的生命力。将挂在草叶上的雨珠比作珍珠,把在小花上滚动的雨点比作水银,抓住了雨珠圆润、晶亮的特点,精准地描绘出雨点的灵动、光滑,给读者带来新奇的视觉感受。
在气象万千的景致描摹里,细微之处恰似神来之笔,往往藏着最精妙的神韵。每一丝微风的轻拂、每一缕霞光的晕染、每一片雪花的雕琢,皆为大自然馈赠的隐秘线索。唯有俯身探寻这些细节,方能解锁气象景观的灵魂密码,让笔下的描绘从平庸走向非凡。
◆表情有情绪
气象景观从来都不只是自然现象的客观描写,它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所谓“物以情迁”,二者相互交融、彼此映照。当作者心情愉悦时,春日暖阳在笔下便是熠熠生辉,和煦的光线轻柔地唤醒沉睡的万物。处于悲伤落寞之际,秋雨则是愁绪的化身,细密的雨丝如诉如泣,冰冷地飘落,打湿泛黄的树叶,任其在风中飘零。
峻青先生的《第一场雪》我们耳熟能详: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初见雪景时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一个叹词“嗬”将情绪瞬间点燃,惊叹号更是强化了这种震撼之感。峻青先生用词极具画面感与表现力,“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些叠词细腻地勾勒出雪的形态,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雪的质感,满是喜爱与情趣。雪后初晴,由面到点,由景到人,情景交融,勾勒出一幅明丽生动的山村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言为心声,一方心灵的明镜,映照出内心最细腻的情感涟漪。当笔尖轻触那些风云变幻、雨雪飘零,惊喜与赞叹便如灵动的音符,自然而然地跳跃其中。在描绘气象景观时,作者的情感仿若一条丝线,将自然万象串联起来,赋予其灵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透过纸面,感同身受那源自心灵深处的惊叹与眷恋。
气象景观宛如大自然丰富多变的表情,或晴空万里展现出的灿烂笑容,或阴云密布流露出的忧郁神色,或狂风骤雨宣泄着的愤怒之情,其变化之丰富、细节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而气象作文就是小星星对大自然深情的回应,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生动形象的描画中,将大自然表情的每一丝变化、每一处细节、每一份情感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纸上。请你也来“画”一幅大自然“表情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