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作者: 贾岛

荐诗者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杜牧的《清明》诗一首。诗人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天气、行人的情感和询问酒家的场景,展现了清明时节的凄冷氛围和自己的孤寂愁绪。清明节具有鲜明的自然特点、丰富的人文风俗,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下面是其他两位诗人写的关于此节日的诗。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①。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②。

杜草③开三径④,文章忆二贤⑤。

几时能命驾⑥,对酒落花前。

【注释】

① 胜事偏:美好的事情特别多或特别突出。

② 起厨烟:厨房里升起了炊烟,意味着开始做饭了。

③ 杜草:通常指杜若草,这里可能泛指田间的野草或特定种类的草。

④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也指归隐者的家园。

⑤ 二贤:这里指品德高尚或才华出众的友人。

⑥ 命驾:命令准备车马,动身出发的意思。

【解析】

今天是清明节,园林中的风景特别美好。晴朗的春风吹动着柳絮,家家户户的新灶升起了炊烟。杜若草长满了小路两旁,让我想起了两位逝去的贤人。什么时候才能驾车前去,与友人在落花前饮酒畅谈呢?

诗人描述了清明时节的情景,以及想在园林中与友人小聚的愿望。开篇即点明时间—— 清明时节,同时指出园林中的美好事物特别多,为全诗定下明快的基调。颔联进一步描绘园林的清明景象:春风和煦,柳絮飘飞,犹如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而厨烟袅袅,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富有生活的气息。颈联,诗人借杜若草引出对两位贤人的怀念。这里“杜草”和“三径”都是象征性的意象,暗示了诗人清高不俗的品格,“忆二贤”则直接表达了对已故贤友的深深思念。尾联,诗人以问句作结,期待能与友人相聚,一同饮酒赏花。这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清明时节美好景象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上一篇: 夕阳甜铺子
下一篇: 苏堤清明即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