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作
作者: 许洁洁作家是怎么练习写作的?先讲三个故事。
作家王安忆在一本自传体小说中说,她那时候练习的是看图写话。二年级时,老师给他们班的同学看一幅《白兔和灰兔》的图,并要求用一百字写一个故事。于是,她给两只兔子编了很多对话,一句来一句往,话说个没完。那种感觉就像两只兔子做了自己的替身,非常奇妙。长大后她才知道,这种编故事的能力就是自己成为作家的重要“武器”。她牢牢握住这件“武器”,走上了创作之路。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据说,他的好友滕子京,重修著名的岳阳楼后,给他寄了名家绘制的《洞庭晚秋图》,请他写一篇文章。他看着图,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收到图,写出文章是事实,但有没有去过岳阳楼人们至今还在研究。
曾经有一本图画书,里面有十四张图片,每张图片仅配一个题目和一句话。这些奇特的图片吸引了无数人加入看图编故事的游戏中。其中,有十四个著名的作家,写了十四个风格不同的故事,组成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这本书引进我国时,出版社特地请了国内十四个著名的翻译家来翻译,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合作。
看图写作就是这么有魅力。古往今来,有不少人用看图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小朋友,你们正处在写作的初级阶段,从“看图说话”到“看图写话”,再到“看图写作”,按此顺序一步步扎实练习,一定能提高写作能力。
再补充一点。看图可以锻炼人的观察能力,肯定是要认真看才能起到作用。先看整体,再看局部,而且要边看边在图上标序号。这样写的时候才不混乱,也不会有遗漏。
第一步要看整体。如果图片上有人有事,那就是故事类的图,我们要留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如果图片上只有风景或者物品,那就是描述类的图,我们要特别留意它的外形、颜色、特点。
第二步要看局部。这就好比拿着放大镜找线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看。比如,图中有几个人,我们可以从左往右看,也可以从右往左看。再比如,图中是风景的,我们可以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看。当然,还有上下、前后等顺序。
图看仔细了,再写就容易多了,比如这幅图——

第一段,先把重要的信息串联成句。“有一天,小象、小青蛙和小老鼠去湖边划船。”是不是很简单?想让故事变得更吸引人,那就再扩句,加上量词、形容词等,再发挥想象。比如,把“有一天”变成“云朵又轻又白,高高地飘在蓝蓝的天上,天气还不是很热,真是外出游玩的好日子”。
第二段开始写细节。如果重点是写人,那么多写一写他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如果是重点写事,那就想想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最后一段记得写感受。这并不是说前面不要写感受,而是强调最后一段要再说一次,作为总结。可以用上一些近义词或者比喻句,把前面说过的话再说一次。
最后,要提醒大家,这些技巧是供大家选择使用的,并不是必须使用。第一段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写事情,第二段再把事情的基本信息说清楚。整个故事也不是只能写三段。如果你已经熟练地掌握技巧了,那么就忘了这些规则,享受编故事的乐趣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