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写人的作文课
作者: 许洁洁吴老师是个年轻的老师。她教的第一届学生,一遇到写人的文章,都喜欢写她。有人这么写:
“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一张樱桃小嘴,说话轻柔,笑起来特别慈祥。”
后面的每一届学生,如果没有人这么写,她就会拿出这一段,读出来给大家猜写的是谁。下面是吴老师的一堂关于写人的作文课。
“‘樱桃小嘴’,我勉强接受,但‘慈祥’这个词用在我这样的年轻人身上是不是很吓人?”吴老师笑着问。
“哈哈,老师似乎未老先衰,变成妖怪了。”一个调皮的男生开玩笑,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写人不能千人一面,‘好词’也不能随便用。”吴老师又问,“不能这么写,那要怎么写?写人难吗?”
“难!”很多学生纷纷点头。
“难在哪儿?”她追问。
“不知道怎么发现人的特点。”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回答。
“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发现特点的关键在于大家对这个人的观察、认识和感受。”吴老师笑着示意他坐下,“先来挑战‘3分钟观察吴老师’。要求观察完后,写出20个以上的细节,然后找出你认为最特别的一点。”
“不可能!”很多学生表示做不到,但很快就开始观察了。
3分钟过去了,大多数学生写了10多个细节,也有几个写了20多个。
“从这么多细节里找特点是不是容易多了?不过,即便大家观察得再仔细,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所以,要加上认识和感受,让想象来帮忙。我们先从外貌开始。”吴老师指了指自己的头发。
“吴老师有一头天然卷的头发。”她读着一个学生写的,问,“加上想象,会是什么样子?”
“像泡面。”一个男生的回答引起一阵笑声。
“像刚从锅里倒出来的泡面。”吴老师“自黑”,“这样就把静态的样子动态化了,是不是更形象些?”
同学们“轰”的一下笑了。吴老师顿了顿,说:“如果我头上的‘泡面’不能表现我的某个特点,那就不用写了哈。”
“能表现啊。吴老师的特点是活泼,走路很快,这一头泡面好像能把吴老师弹起来。”教室的角落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大家一下子就乐了。
吴老师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尽量抓住他与众不同的点来写。五官、身高、体重等,如果要写,最好写和他的性格、爱好等特点相关的。没有关系的就不用写了。确定特点后,就要写事例。可以简单介绍三件事,比如写某某同学爱看书——”
“他看书入神,忘了上课。”
“有一次他低头看书,差点儿走进女厕所。”
“他帮妈妈做饭,结果看书入迷,把锅烧坏了。”

“很好,都会抢答啦!这三件事是很好的例子,能展开详写一件就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了。”
“老师,一定要写三件事吗?一件行不行?”有同学提问。
“写文章就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事例相当于证据,一个事例恐怕不够有说服力,对吧?详写一件事、略写两件事或三件全详写更有说服力。”
“老师,我已经知道我该怎么写了!”
一阵讨论声过后,教室里只剩下“沙沙沙”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