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绘本学写作
作者: 许洁洁很多同学喜欢看绘本,但大多数同学只把绘本当成故事,快速读完就搁一边,太可惜了。
绘本,也叫图画书。经典的绘本风格多样,题材丰富,画面精美,细节丰富,语言精练。除了读故事,同学们还可以借助绘本学写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能学哪些写作本领吧!
1.多个角度学观察。
好的绘本插画师会以视觉角度、时间、空间、颜色等形式向读者展示画面。我们看图的时候一定要静下来、慢下来。比如,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妈妈很忙”这个情节,用的是平视,好像读者就在现场,可以看到沸腾的炉火、来不及洗的碗筷、横在地上的吸尘器、哭泣的小宝宝;“上街去买东西”这个情节,用的是俯角,从高空往下看,空间很大,孩子很小,给人一种感受:5岁的美依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很紧张。
表达情感和情绪除了用视觉角度外,还可以用颜色。比如,绘本《你感觉怎么样》中的背景色:无聊和孤单是白色的,快乐是黄色的,难过是蓝色的,生气是黑色的……同样是生气,《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背景是红色的;《生气的亚瑟》背景是蓝色的。
2.锻炼想象。
同样是“月亮”主题,《月光男孩》讲的是月光男孩要用篮子把池塘里的月亮带回去;《爸爸我要月亮》中,有个地球上的小女孩竟然抬头对爸爸说她要月亮;《月亮的味道》中,一群小动物一个一个往上叠高高,想要尝尝月亮;《遮月亮的人》里竟然每天有人负责遮月亮;《月亮冰激凌》里,天气太热,月亮竟然变成了冰激凌,人们吃了感觉凉爽。

每读完一个故事,我们就要想一想,月亮上除了有男孩,还会有什么?除了用梯子可以爬到月亮上,还可以怎么去?不同季节里的月亮,味道一样吗?除了遮月亮,还可以怎么做?月亮融化了,被吃了,除了种月亮,还可以怎么把月亮放回天上去?
3.锤炼语言。
学比喻。《我家是动物园》——“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作者不用“好像”“仿佛”“如同”等比喻句标志性词语,直接说“是”,说明“我”和“猴子”的共同点非常一致。学比喻,可以从外形、言行、心情、喜好里好好找一找。
学拟人。《二十四节气》(熊亮著)——“春天刚刚来临时仍然非常冷,而我身体的深处已经开始柔软,只有我能感觉到。我甚至能听到,冰雪在身体里融化的嘶嘶轻响。”泥土怎么可能会感觉到冷呢?泥土怎么能听到声音呢?原来,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泥土想象成人了。立春节气到了,泥土和人一样,能感受到冷,还能听到声音。
学夸张。《小真的长头发》——“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 “要是把右边的辫子和左边的辫子绷紧了拉在树上,家里洗的所有衣服就能一次全晾完。”夸张就是运用想象力,把事物故意放大或者缩小写。你想表达“很”“非常”“十分”等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用上夸张,让表达更加具体可感。
学排比。《桃花源的故事》——“一块块耕作有序的稻田,一池池清澈见底的水塘,一片片繁茂翠绿的桑树和竹林,一栋栋争气漂亮的房屋……”用上排比,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桃花源的美让人想忘也忘不了。
此外,你如果想从绘本中学日记,可以读《蚯蚓的日记》;想学留言条,可以读《我要大蜥蜴》;想学写书信,可以读《园丁》……
愿你爱上阅读,爱上绘本,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