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草原天路
作者: 孙誉萌姥姥家不远处有一条被称为“中国66号公路”的草原天路。它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内蒙古大草原南垣,蜿蜒曲折。
我们驾车驶过野狐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标有“草原天路”的牌坊,这便是草原天路的入口。一过入口,我的眼前便开始呈现起起伏伏的地貌。路两边绿油油的小草争先恐后地探头张望,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远处低头吃草的马与蓝天绿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油画。姥爷将车停在安全区,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去,一个猛子翻滚在了草地上。
姥爷喊我继续出发。透过车窗的玻璃,可以看见紫色的胡麻花,金黄的油菜花,身着红裙、头顶银冠的荞麦花,白色的土豆花……陶醉中我们已经到了草原天路观景平台。登上观景台,举目远眺,天地间一片青绿。姥爷说纵横在绿毯中的梯田便是收获的希望。我望着梯田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感觉它们像极了五线谱。

离开观景台,我们的车子行驶在海拔高达一千多米的天路上。我们越走越像在坐过山车。有时,坡度像直角一般,车子冲上顶端,紧接着一跃而下,真是刺激。渐渐地,我们好像钻进了一片原始森林,两边的树郁郁葱葱,很是茂盛。打开车窗,风变得更加凉爽,空气更加清新,感觉整个人置身在了天然氧吧中。
夕阳西下,我和姥爷迎着火红的晚霞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每次游览草原天路,我都会发现它别样的美丽。
(071027)河北省保定市冀英第四学校
指导老师 郎丽翠
妙解说
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了草原天路童话般的美,语言优美。在写游览过程时,文章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不断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