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风筝

作者: 刘骏坤

今天是清明节。听妈妈说,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这个节日的习俗之一就是放风筝,意为“放走晦气”。

早上,我和妈妈、妹妹一起来到了百花园。刚一进园,一股股清香就迎面而来。主路是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的,两旁是绿茵茵的草坪,还有一座别致的小亭子。花坛里的小花五颜六色的,一朵比一朵娇艳。蝴蝶姑娘正在围着花朵飞舞。这里可真是踏青的好地方。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个很大的广场。一抬头,我看见天上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我高兴地蹦了起来:“妈妈,妈妈,我们买一个风筝吧!你看天上的风筝飞得多高呀!”“好!好!好!今天清明,正好可以放风筝。”说着,妈妈带着我们来到旁边的小超市,买了一个老鹰风筝。

我们来到一片空地上。妹妹拿着风筝在前面走。我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扯着线。“准备,三、二、一——跑!”听到我的“指令”后,妹妹高高地举起风筝,快速跑起来。过了十几秒,我又下达“指令”——“放”。妹妹应声松手,“呼——”风筝被送上了天。“啊,成功啦!”我高兴极了,大声欢呼,不停地放着线。风筝乘着风,越飞越高。不一会儿,线轴上的线就全部被我放出去了,而老鹰风筝“瘦”了好几圈儿。

这时,妈妈对我说:“清明节放风筝,寓意是放走晦气,迎来好运,消灾弥难。”突然,趁我不备,妹妹一下抢走了线轴。我慌忙去抢,没想到,妹妹的手一滑,线轴随着一股大风飞上天了。我暴跳如雷,正要吼叫妹妹时,妈妈摸摸我的头,说:“不要生气啦!风筝飞走是好兆头,说明晦气飞了。”

我心想:“妈妈可真会圆场。”不管那么多了,我们继续去踏青。

(464099)河南省信阳市第三小学

指导老师 杨 丽

妙解说

在描写“放风筝”这一传统习俗时,小作者抓住“我”放风筝时的动作、语言、心情等细节,生动再现了放风筝时的情形。同时,倒数第二段呼应开头,再次告诉读者放风筝的寓意——放走晦气。

上一篇: 祭拜革命英雄
下一篇: “好词”这样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