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这样好
作者: 许洁洁有个小男孩叫彼得·罗杰,他8岁那年,开始写书。他在封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在里面写了一些单词,在旁边写出它们的意思。他写的书并不是故事,而是单词表。有一次,妈妈问他:“你还好吗?”他回答:“很好。”但他发现“很好”这个词并不合适,还有更好的词可以表达那时的感受。
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也有一项作业叫“日积月累”,抄写生字词。但他积累词语不是简单记录,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很多个词表达,但最合适的词却只有一个。他一生都在做词语的积累和分类,他的《分类词典》至今还在不断印刷中。
学写作,绕不开积累“好词”。但怎样的词才算“好词”呢?彼得·罗杰认为“好词”是“最合适的词”,也就是最能准确表达想法的词。我们在积累词语的时候,可以像彼得·罗杰那样,给词语分类。比如“表示手部动作的词语”“表示愉快的词语”“和猫有关的词语”,等等。这样,当我们用的时候,它极有可能自己蹦出来,让你大吃一惊。

怎么才能牢记已经掌握的词语呢?牧心草老师推荐一个游戏——你说我猜。两人一组,面对面,一人猜,一人说。猜的人不能看到这个词语,说的人不能说出这个词语。比如,要猜的词是“生气”,对方可以这样描述:恨不得一脚跺裂这间教室;真希望那些不打一处来的气集中在一起,把自己发射到外太空去。还可以这样描述:全身颤抖,瞪着眼,握着拳,咬紧牙……这些描述如果用在写作上,就不怕表达不准确,也不用担心字数不够。
学会准确用词后,我们还要学会创意表达。把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词语,突然放在一起,很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有一次,牧心草老师的儿子不想做作业时说:“我对作业过敏,不能靠近作业。”“过敏”这个词原来是形容一种病,但是和“作业”结合就有了新意,还能准确表达他的意思。
同样,小朋友们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词语随机关联,找到新的“合适”的组合,变成有想象力的句子。准备一些便笺纸。如果有三个人一起玩这个游戏,那么就一个人负责写“谁”,一个人负责写“在哪里”,一个人负责写“干什么”。接着,把便笺纸写字的那面朝下,放在桌上,让大家随机抽取,再把它们组成一个个句子。“春天在浓烟里打呼噜”“我在钢琴里下蛋”“火星在卷心菜中建博物馆”……这些句子是不是能让人产生一些联想,变成一个个故事呢?

亲爱的小朋友,多做词语的分类积累,多玩有趣的词语游戏,给自己的思维插上一对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