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百业兴

作者: 董问博

工匠精神,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以匠心守初心

1974年,24岁的许振超进入青岛港,成为一名码头工人。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对港口码头来说,装卸效率是核心竞争力。青岛港桥吊投入使用的第一年,集装箱装卸数量就达到1万箱。但受限于码头配套设施,集装箱经常无法按时运送到船上。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在这样的目标下,许振超和工友齐心协力提升装卸效率。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许振超率领团队创造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诞生。

2004年3月,青岛港成立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攻关小组,作为带头人的许振超再次接受新的挑战。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他提出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成功实施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

获得无数荣誉的许振超,始终有一颗匠人的初心。他说,自己理解的工匠精神可以浓缩为16个字: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是许振超的成功之道,更是他想告诉年轻人的肺腑之言。

(选自《科技日报》2024年9月25日,有删改)

解读

许振超的匠心精神体现在他对工作的极致追求与持续创新上,他不仅通过不懈的努力刷新了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还通过技术革新大幅地提升了作业效率。他的故事正是匠心精神的生动体现。

青年技艺闪耀世界

金秋九月,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东部的欧洲会展中心举行。19岁的李宏宇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夺得一枚金牌,打破了日本选手对该项目17年来的金牌“垄断”。

据了解,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是指利用以太网、局域网技术和办公室/家庭网络技术,进行综合布线的竞赛项目。本届大赛该考察项目题量很大,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李宏宇的教练一开始认为不可能都做完。

“我当时就说我一定要做完,比赛时压力也很大,但很想证明一下自己,最后把所有模块都拿下来了。”李宏宇说。

在所有夺金选手中,工业4.0项目选手卢俊威、谢辉铉以全场最高分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中国选手第二次获得该大奖。

谢辉铉用“上下同心者胜”这句话来形容和比赛搭档卢俊威以及团队的密切配合。“面对压力,会有心理老师辅导我们;专家组长在赛前跟我们详细解释比赛规则和流程;我跟卢俊威搭档了3年多,配合起来心有灵犀、默契自然。”

卢俊威对这个大奖的感悟或许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希望彰显的价值:“我觉得这个奖是对工匠精神的认可,通过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训练,对一个产品或者项目精益求精地打磨,展现出一种专业精神。”

(选自“新华网”2024年9月22日,有删改)

解读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竞赛,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精神的传递。青年是工匠精神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工匠精神只有在青年心中筑牢根基,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绽放绚丽之花。

一个木匠,一座博物馆

这个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位于北京通州台湖镇东下营村的文旺阁木作博物馆迎来了大批游客。这间民间博物馆收藏着上万件木作老物件。在古色古香的大门前,身着汉装、脚蹬布鞋的馆长王文旺正用手机指挥员工,做好文博展品的新媒体展示。

在中国,木工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古代木匠工作范围很广,除了建筑,生产生活中的家具、车船、木工艺品乃至军事上的弓箭、碉堡等,都离不开木匠。《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木匠位列其一。“匠是民之本。你不要小看了匠。”王文旺说。“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斫轮老手”等成语,都彰显着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精神。

王文旺常向人讲起唐代柳宗元《梓人传》中所写的木匠故事。梓人,便是木匠。这位木匠随身带着度量长短、规划方圆和校正曲直的工具,但没有磨砺和砍削的器具。柳宗元觉得,他手头的工具看起来不够全面,就去问他会做什么?木匠答:“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言外之意便是,作为一名成功的木匠,他是帅才,而非小兵。柳宗元亲眼见证了这位木匠在墙上绘制官署房子的图样,建成的房子没有一点误差。“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他从木匠的分工、工作方法、绳墨规矩中领悟了将相的管理方法。

“即便是在机械工艺发达的时代,社会发展仍然需要木匠。一个新时代的好木匠,一定要用好新机械,又保留着古匠心。”王文旺说。在手工活上解决机械做不了的精工细活,在设计创造上体现木匠的巧思和创造力,这就是匠心所在。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8月16日,有删改)

解读

王文旺是一位在木作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匠人,他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致力于木作文物的收藏和修复,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跟着名家学写作之情景交融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