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童年

作者: 马浩宇

小时候听到“家乡”这个词,只当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却不知道它曾承载了多少人的美好回忆。

(开门见山,照应题目,引起下文,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童年的自由是无法言说的,或是走在河边,怀着好奇心将头探到水面,观察小鱼小虾;或是一个人靠在树下,享受着夏日的丝丝凉爽,手中还捧着自家种的西瓜。当然,童年也是日落山下,盼着星星出现,见证我们捉迷藏的开始,奔跑于田野上,溢出无遮掩的笑容,构成一部美丽的童话。在这部童话中,每一寸土地,每一声鸟鸣,都交织着自由与畅快,有着无尽的美好与安宁。

(这一部分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小时候自己在家乡的幸福生活,间接地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热爱。)

我的家乡虽然不大,但这里有几个与我“志同道合”的玩伴。回想起那时的稚嫩模样,还真是让人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那段时间,唤醒我的不是清晨的鸡鸣,而是院子里两个男孩的声音。

渐渐地,我们组成一个三人小纵队,村里的大人对我们那叫一个“避而远之”,偶尔还能听到一些有意思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句。“三孩出征,寸草不生”。

(“志同道合”“避而远之”“三孩出征,寸草不生”等词句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家乡,这些小孩又会干出怎样有趣的事情,大家请接着往下看。)

闲来无事时,我们三人会蹑手蹑脚地来到鸡棚,用一些玉米粒逗着它们出来,但每次都掩盖不住那肆意的笑声,此时便会招来主人的斥骂,导致我们总是以嬉笑着落荒而逃作为结尾。饥肠辘辘时,我们便来到玉米地,每次都把自己幻想成足智多谋的将军在商讨“作战”策略,并熟练地展开已布置好的“战略”,一顿操作下来,收获了不少的“战利品”。鲜美可口的嫩玉米棒子。一顿饱餐后,来不及擦擦嘴角上的玉米粒,我们就立刻按原计划撤退,又是一次成功的行动。难怪村里的大人说我们“三孩出征,寸草不生”。

(“蹑手蹑脚”“逗”“落荒而逃”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叙述了童年让人难忘的趣事,表现出了孩子们天真活泼、机智聪明的性格特征,间接抒发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回望那篇土地,熟悉的气息与陌生的感觉交织于心头,我的眼中写满了眷恋,宛如一泓深邃的湖水,饱含着无尽的深情。我的心中满是对故乡的不舍,恰似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我好想逆转岁月的齿轮,回到故乡再深深望一眼,与同伴再告一次别,再一次将我的汗水和泪水滴在那片土地上,将我的回忆永驻。

(结尾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眷恋”比作“湖水”,将“我”的“不舍”比作“乱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宁夏贺兰县第五中学】

总评

习作以细腻而真挚的笔触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之情。小作者开篇点明儿时对家乡的懵懂感情,随后通过对童年场景的描绘,如河边观鱼虾、树下吃西瓜、田野捉迷藏等,生动地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惬意与纯真,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情感基础。文中着重刻画了儿时的“我”与玩伴间的趣事,将孩童的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家乡的形象也因这些鲜活的回忆而愈发丰满。

结尾的抒情真挚且浓烈,把“我”对家乡的眷恋比作深邃的湖水与乱麻,形象地表达出小作者情感的深沉与复杂,且表达出其渴望逆转时光、重回故乡的强烈愿望,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家乡那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极易引发情感共鸣,文字质朴且富有感染力。

(白丽娟)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