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的童年
作者: 聂旭航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从小便和爷爷奶奶在乡下老家生活,直到上一年级,才来到苏州与父母团聚。
那时,我每天都坐在门槛上,扳着手指头盼着父母回来。时间很慢,日子很简单,我总会调皮地追鸡摸狗,追蜻蜓、捉蝴蝶,摘菜园的野花,拔嫩嫩的红萝卜……爷爷慈爱地看着我,摸摸我的头道:你想要爸爸妈妈快点回来的话,就好好地坐在那儿,把我们一家人画齐了,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了。”爷爷的话让幼小的我深信不疑,于是我每天不停地画呀画,总觉得在纸上画出爸爸妈妈的样子,他们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早上画,晚上画,吃饭画,睡觉前都在画……总算画出了一家人的模样。
(这段话画面感极强,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殷切期盼。)
一天晚上,爸爸妈妈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包里还有一盒彩笔。我非常喜欢那盒彩笔,走到哪里都带着,睡觉时也抱着它,生怕它长翅膀飞了。就这样,我天天抱着画笔在村子里到处跑,要么向西邻的哥哥展示画笔,要么向东邻的妹妹炫耀自己的画。。。
(看似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体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
老家的菜园里、林子边、花丛旁,到处都留下了我小小的身影。画青菜,画辣椒,画蝴蝶,画兰花……家里人都亲切地称呼我“小画家”。画画是我最喜欢的事,就连美味的鸡腿都无法和它媲美。
(小作者抓住细节构成画面,大大增加了习作的吸引力。)
后来,我第一次参加苏州市儿童组的绘画比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很沮丧。爸爸摸摸我的头,语重心长道:一次失败不算什么,我的儿子会这么轻易被困难打倒吗?坚持下去,爸爸看好你。”
爸爸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信心百倍,就连休息日,我也经常到虎丘湿地公园写生。我谨记老师的话,仔细观察,每朵花、每片叶子都是有生命的,要带着情感去画。在学校里,我的画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班级小报比赛更是名列前茅,作品多次被展览出来。
(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皆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
我不仅喜欢画花,还喜欢照料花草。家中阳台上有各种各样的花,像一个小小的花园,生命力旺盛的吊兰、绿萝;火红的杜鹃花,清香的茉莉花,娇贵的蝴蝶兰,淡雅的水仙花,洁白的栀子花……应有尽有,在适合它们的季节中尽情开放着。我精心地照料着它们,浇水、施肥、剪黄叶,乐此不疲。我穿梭在花香中,感觉空气都是甜甜的。
后来,我在日记中写道:以书为友,以花为伴,生活充满了乐趣。”如今,我童年时期的画卷早已泛黄,但画里的童年却依旧鲜活,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结尾卒章显志,呼应文题。)
【江苏苏州市叶圣陶中学校】
总评
习作的文字清新优美,有小作者独特的体验,体现了他的思想认知。文中主要记叙了“我”画画和养花这两件事情,通过景物、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富有画面感。
文中的细节描绘生动细腻。如“我非常喜欢那盒彩笔,走到哪里都带着,睡觉时也抱着它,生怕长翅膀飞了”“我天天抱着画笔,在小村子里到处跑,要么向西邻的哥哥展示画笔,要么向东邻的妹妹炫耀自己的画”等句,体现出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
全文选材真实典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其对画画的热爱;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感情质朴温暖。
(杨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