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春
作者: 柯灵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最美的段落。
桃花笑靥迎人,在溪边山脚,屋前篱落,浓淡得宜,疏密有致,尽你自在流连,尽情欣赏。不必像上海的摩登才子,老远地跑到香烟缭绕的龙华寺畔,向卖花孩子手中购取,装点风雅。
这大好的阳春景色,对大地的主人却只有一个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在三月里,日子也会照例显得好过些。“春花”起了,春笋正好上市,豌豆蚕豆开始结荚,有钱人爱的就是尝新;收过油菜子,离小麦开割也就不远了。春江水暖,鲜鱼鲜虾正在当令,只要你有功夫下水捕捞。……
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
演戏那天,村子里便忙忙碌碌,热火朝天。家家户户置办酒肴香烛,祭祖上坟,朝山进香。午后社戏开场,少不更事的姑娘们,便要趁这一年难得的机会换上红红绿绿的土布新衣,端端正正地坐到预先用门板搭成的看台上去看戏。但家里的主人主妇,却很少有能闲适地去看一会儿戏的,因为他们得小心张罗,迎接客人光临。
夜戏开锣,戏场上照例要比白天热闹得多。来看戏的,大半是附近村庄的闲人,镇上那些米店、油烛店、杂货店里的伙计。看过一出开场的“夺头”(全武行),各家的主人便到戏台下去找寻一些熟识的店伙先生,热心地拉到自己家里,在门前早用小桌子摆好菜肴点心,刚坐下,主妇就送出大壶“三年陈”,在锣鼓声里把客人灌得大醉。
春天是使人多幻想,多做梦的。那些忠厚的农民,一年一年地挣扎下来。这时候又像遍野的姹紫嫣红,编织他们可怜的美梦了。
在三月里,他们是兴奋的,乐观的;一过了三月,他们便要在现实的灾难当中,和生活作艰辛的搏斗了。
(选自《柯灵散文》,有删改)
赏析
《故园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三月风景。在作者眼中,故乡的春不仅是自然之春,更是承载着农民梦想与希望的季节。这背后是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饱含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