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篇学写作之直抒胸臆法

作者: 薄尊娥

直抒胸臆,也叫直接抒情,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思念、感激敬佩等情感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直抒胸臆通常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不加修饰地、坦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左读经典

1.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茅盾《白杨礼赞》)

◆赏读

片段1不仅仅是对战士的赞美,更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让人不禁为拥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为生在这样的国度而感到自豪。

片段2通过“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表述,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只有经历风雨,才能铸就坚韧不拔的性格。而“冲过壶口的一刹那”则象征着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是此前所有努力与坚持的结晶。这段话是对黄河精神、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生动诠释。

片段3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但实际上是对解放战争中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颂扬。这种象征寓意式的直抒胸臆,让读者在欣赏白杨树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与崇高,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借鉴

1.要抒发真情实感。直抒胸臆的核心在于“真”,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写作时,同学们需要勇敢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2.要选择合适的类型。直抒胸臆需要通过特定的情境或事物来触发。根据触发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情景触发式,即通过描述某个具体的场景或事件,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哲理感悟式,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融入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象征寓意式,借助象征物,间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

3.切口要以小见大。可以通过叙述一次与家人的争吵,来表达对亲情的理解与珍惜;或通过一只受伤的小鸟,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这样,既避免了内容空洞无物,又能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4.语言要简洁明了。直抒胸臆应做到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啰唆,要能直接触动读者的心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