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也要巧用“文化IP”

◆热点关注

“哪吒带火的还有京剧!”谈起“哪吒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孟广禄表示,“我曾与深圳龙华区共同打造了一出儿童舞台剧《哪吒闹海新传》。去年7月,此剧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效果‘爆棚’,观众好评如潮。”

在孟广禄看来,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形象在戏剧戏曲舞台上“出圈”,至少具备3个因素:首先,是哪吒顽皮、活泼的儿童形象能够吸引孩子们。其次,是哪吒蕴藏着面对困难挫折不服输的拼搏勇气。再有,通过声光电运用和各种戏剧加工设计,舞台表演能够让神话传说中的各种“神通”呈现得更有视觉冲击力和舞台吸引力。

孟广禄表示,电影《哪吒2》能够引起轰动,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有文化逻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用好传统“文化IP”,沉下心来打磨,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精品。

(节选“中工网”2025年3月9日)

◆热点解读

哪吒形象在京剧舞台“出圈”,彰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魅力。这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之旺盛,文艺工作者应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传统“文化IP”,创新形式,打造艺术精品。京剧等传统艺术也可借鉴此模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实现破圈发展。

◆思维延伸

除了哪吒这样的神话人物外,还有哪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开发成京剧的“文化IP”?如何通过创新表现形式,让这些“文化IP”在京剧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上一篇:
下一篇: 语言切忌晦涩难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