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作者: 韩玉秋每次阅读《老人与海》这本书,都能给我带来一定的感受,让我多一些思考。
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颈上有着深深的皱纹,双颊布满大小不一的褐斑,双手镌刻着因长年拉鱼线而留下的深深的伤痕。他“肩膀不同寻常,尽管非常老迈,却依然强健有力,他的脖子也仍旧壮实得很”。这不仅是生活磨砺所致的体格力量,更是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他常跟自己说,“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圣地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第八十五天,他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作者以精湛的动作描写将老人与大马林鱼周旋两天两夜的场景和在归途中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的画面描绘得像一幅幅精彩的油画,令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跃然纸上。
老人坚守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坚定信念,在右手负伤、左手抽筋的情况下依旧不肯放弃,用一切可用的武器竭尽全力与鲨鱼作斗争。他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所展示出的执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深深感染着我。
“大海很仁慈,也很漂亮,但是大海也可能很残暴,而且突如其来。”出海时,老人自言自语道。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老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与敬畏。
书中还有一个叫曼诺林的孩子,他给老人准备好啤酒、咖啡和饭菜,为老人盖上毛毯,给老人找来报纸。从中,我感受到孩子纯真善良的品质,感受到了他俩的情深义重,我深信那是爱的双向奔赴。曼诺林对老人说:“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捕鱼了”,老人就是他心目中永远打不垮的英雄。他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曼诺林是年轻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老人精神力量的传承者,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摧不毁”“打不垮”的精神力量!
在《老人与海》中,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看到了我想要的、我希望的模样。
【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北临城中学初一(8)班】
◆点评
小作者在阅读《老人与海》这本书后,被主人公圣地亚哥艰苦的生活经历、不畏艰难的勇气所打动,由此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足以说明其阅读之细致,感情之丰富。
美中不足的是切入角度过多,看不到论述重点;对具体情节的讲述所占比重较大,深度思考、议论的内容比重较少。
建议选择一到两个情节作深度剖析,并适当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这样,表达效果会更好。
(陶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