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岛
作者: 老舍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脚路旁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需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短,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和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山上有了绿色,嫩绿,所以把松柏比得发黑一些。谷中不仅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
青岛的人怎么能忘记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作“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和海上的咸味混到一起,荡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能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这时候,遇上风与雾便还需穿上棉衣,可是有一天忽然响晴,夹衣正合适。但无论怎样说吧,人们反正都放了心——不会大冷了,不会。妇女们最先知道这个,早早就穿出利落的新装,而且决定不再脱下去。海岸上,微风吹动少女们的发和衣,何必再去电影院找那有画意的景呢!这里的初春浅夏会响,风里带着春寒,而花草山水又似初夏,意在春而景如夏,姑娘们总是先走一步,迎上前去,跟花儿们竞争一下,女性的伟大不是颓废诗人所能明白的。
人似乎随着花草都复活,学生们特别的忙:换制服,开运动会,到崂山丹山去旅行,服劳役。本地的学生忙,别处的学生也来参观,几个、几十、几百,打着旗子来了,又排着队走开,男的,女的,先生,学生,都累得满头是汗,而仍不住地向那大海丢眼……
车都新油饰过,马虽依然清瘦,而车辆体面了许多,好做一夏天的买卖呀。新油过的马车穿过街心,那专做夏天生意的咖啡馆、酒馆、旅社、冰饮室,也找来油漆匠,扫去灰尘,油饰一新。油漆匠在脚手架上忙,路旁也增多了由各处来的舞女,预备呀,忙碌呀,都红着眼等着那避暑的外国战舰与各处的阔人。到那时候,青岛几乎不属于青岛的人了,谁的钱更多谁更威风,汽车的眼是不会看山水的。
那么,且让我们自己尽量地欣赏五月的青岛吧!
(选自《老舍散文精选》,有删改)
◆赏析
《五月的青岛》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且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两幅自然风景画和三幅社会风俗画的精彩描绘,尽情地赞美了青岛的美丽,字里行间渗透着其深沉的情感。作者以鸟瞰式的大镜头,从不同的角度把每一处景物写得神情毕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全文构思精巧,五幅画面依次展现,富有层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