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与_______相约
作者: ◎苗文娟随着夏日的余热逐渐散去,金色的秋天悄然来临。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告别了小学校园,来到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初中校园。新学校、新学期,站在新起点上,你是否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请以“新学期,我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本次考场作文是材料与半命题相结合的形式,提供了特定的情境,即告别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以本题为例,同学们可参照以下写作步骤:
首先,定准方向,补全题目
半命题作文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为题目中有“我”,所以可以写“朋友”,即在新环境、新学期下你想结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友好相处,共同进步;也可以写一写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他(她)会是怎样的人呢,是鲁迅先生笔下藤野先生那般严谨,还是如海伦·凯勒笔下莎莉文老师那般慈爱;还可以和自己相约,用文学的笔触表达你对新学期的展望。当然,“相约”的对象也可以不是实实在在的人,“与青春相约”“与梦想相约”“与未来相约”,只要是能表达你内心情愫的对象,皆可入文。
其次,根据文体,精准立意
从题目中的“我”来看,文体应侧重于叙事;从后半部分来看,在叙事的同时,应有议论的表达方式来阐释你的理由。如写“新学期,我与勤奋相约”,就可以找一些与“勤奋”相关的名言警句及相关素材,如借助“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之类的句子来激励自己勤奋好学;也可以发挥想象,表达你对相约对象——“勤奋”的情感。
最后,巧妙构思,情理相加
如何让你的文字成功引发读者的共鸣,不外乎真挚的情感和充足的道理。本次写作训练从“新学期”这一限制性的短语入手,故在文中应凸显这一特定的时间点。可采用对比的手法,即之前没有这样做,新学期想这样做,两相对比,想必更让人信服;也可以设置悬念,写一写自己为什么要与他(它)相约,理由是什么?自己又是怎样做的?要写清楚相约的前因后果。
综上所述,巧妙的构思,加上真挚的情感和充足的理由,定能让你的文字收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表达效果。
作文展示
新学期,我与更好的自己相约
◎施嘉诚
走过几度春秋,经历几番离别,褪去了幼儿园时的稚嫩与小学时的顽皮,我逐渐变得稳重起来。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而出而更加瑰丽。青春只有一次,漫漫征途,唯有奋斗。现在的青春是用来努力的,将来的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进入初中,我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开回忆的画卷,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满口“豪言壮语”的自己:计划每周读完一本厚厚的名著,每天坚持背诵一单元的单词;今天开始每天写一张毛笔字,幻想着自己成为书法大家,被鲜花与掌声簇拥;开始坚持写日记,以后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作家……结果到最后也只是沉醉在梦里,那些儿时的豪言壮语终将消失在岁月长河里。
转眼已到了上初中的年纪,我们更要加快脚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期末冲刺固然重要,但坚持更加可贵,只有坚持,梦想才能照进现实,说过的话、做出的承诺才不会落空。
翻开下一张,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下课与同学追逐打闹、拿着零食与朋友分享的阳光少年,但如果这些时间没有被虚度,我是不是会变得更好呢?春光灿烂时,唯有惜时如金、晴耕雨读,才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收获;相反,虚掷光阴、蹉跎岁月,只会落得“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的悲惨结局。因此在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更要珍惜光阴,不要让自己追悔莫及,尤其要利用好课后的每分每秒,让它花在有价值的地方。
小学时,课间我总因同学一句无心的话而与其产生激烈的争吵,甚至扭打在一起,将精力放在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上,导致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批评。但实际上,反驳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新的学期,新的节奏,新的自己,从过去的自己中吸取教训,化经历为经验,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新学期,我要与更好的自己相约!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模拟得分:45分
得分理由:习作题目让人眼前一亮,与“更好的自己”相约,立意颇高。小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之前自己的种种不足,虽有计划,却没去实现,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小作者的悔意。
在这样的铺垫下,新学期的计划便显得合理且具体,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失分理由:相比开头充实的语言,结尾在表达上相对单调,显得直白,建议使用夹叙夹议的语言进行升华。
新学期,我与未来相约
◎胡欣蕊
一张张泛黄的纸张,记录下流逝的青春岁月;一篇篇辛辣的檄文,撕开了青春黑暗的瞬间;一个个伟大的梦想,为我们的未来铺下了艳丽的诗篇;一句句清脆的呐喊,掀起了奋斗的热血浪潮。
新学期是美好初中生活的伊始,我与不可知的未来相约。
陌生的同学、繁重的学业、下滑的名次,这一切问题都令我感到无比迷茫。我每天认真听课,认真学习,如同一个木偶般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未来可望而不可即,始终值得期待。
回首小学时光,我坐在教室里,盯着在书页上飞舞的笔尖,黑色的字仿佛是走向光明未来的抓手。课桌上,书本一摞摞整齐地摆放着,用完的笔芯捆起来少说也有一棵小树苗粗了,卷子在收纳袋里如山峦起伏……
有多少次,我疲惫、失落,烦躁……但一想到那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我就没有任何理由不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逃脱女仆的管束,自由自在地在罗马游玩,拥有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但最终,她还是选择放弃这一切,回到她厌恶的繁文缛节、政治应酬中,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这就是担当。在明明可以独善其身时,因为感怀天下疾苦,所以选择了兼济天下。
仔细想想,三年后的那个花瓣飘飞的六月,我们会迎来一个走向美好人生的奇遇,虽然过程艰难,但在美好未来点缀下的人生,却是我长久以来坚持并向往的。正如卞之琳《断章》中所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个昨天、今天和明天,但无论哪一天的舞台上,主角都是你自己。
与未来相约,我必将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进!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模拟得分:45分
得分理由:习作的特色是将电影素材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以理服己,也能以理服人,使习作多了一些理性思考的成分。
失分理由:相比对三年后生活的描述,文中对小学时光的回忆性文字相对更充实。修改时,建议联系实际,增加三年后自己可能出现的感受或感悟,从而对主题进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