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鹤的姑娘,这里的公路为你而歌,你牵挂的事业不曾停下
作者: 张涛 蔡湘鑫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有一片21万公顷的大湿地,那是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齐齐哈尔市区开车前往扎龙自然保护区,会经过一段“音乐公路”,汽车从路面驶过时,便会响起一段动听的旋律。
这段旋律来源于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歌曲中的这位女孩名叫徐秀娟,17岁便成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养鹤员。
江苏盐城是丹顶鹤的越冬地。1986年,徐秀娟受盐城政府邀请,揣着3枚鹤蛋,登上从黑龙江开往江苏的列车。在她的努力下,丹顶鹤首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
在盐城工作的第二年,她因寻找走失的丹顶鹤,疲劳过度淹没在沼泽里。这个美丽的女孩,终年仅23岁,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上第一位烈士。
但徐秀娟牵挂的事业并没有就此结束。几十年来,一代代驯鹤人接过火炬、续写奇迹。
通过采取长效补水机制等方式,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地主动救护受伤鸟类的百姓多了起来。丹顶鹤的野生种群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丹顶鹤在扎龙停留驻足、繁衍生息。1975年建区之初,扎龙的丹顶鹤总数仅140只左右。而现在保护区的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稳定在300只左右,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丹顶鹤繁殖地。
如今,扎龙自然保护区拥有鸟类、植物、鱼类、昆虫和兽类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松嫩平原保留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
(选自“新华社”2024年5月22日,有删改)
解读
徐秀娟为养鹤事业奉献终生,她所牵挂的事业在后人的传承和努力下取得显著的成果。通过一代代驯鹤人不懈的努力,丹顶鹤种群日益壮大,生物资源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得以良好的保护,足见环保事业的传承与坚守意义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