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步伐

作者: 米丽宏

来日滔滔来,去日滔滔去。时间,像一片巨大的透明流体,我们栖居其中,又被它裹挟向前,不能停,也停不下来。

今天过去,就变成了昨天;明天到来,就变成了现在。

曾经,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席勒在研读孔子的《论语》后,写下了两首诗,借孔子之意抒写时间的三种状态。诗中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而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

那么,过去果然是静止的吗?时间失去,会不会留下点什么?烟火故乡、百年思索、菩提众生、天长地久,所有的美好、不美好,其实都在时间里。对个人而言,那漫漫如缕的往事、平平淡淡的当今、懵懵懂懂的未来,都会被时间雕塑成座座岛屿,为将来立一种对比、一种警戒、一种参照。

席勒诗中所言,“过去永远静立不动”,也不尽然。看看吧,此刻委地的尘泥,曾是昨日枝头喧闹的春意;今朝蝼蚁食剩的枯骨,曾是昔时舞妒杨柳的软腰。时间走过,过去,在衍变:它是死,也是生;它是动,也是静;它是无为,也是有为;它是一,也是亿。

时间的云雾曾遮蔽人们的双眼,历史之剑又无数次劈开人间正道。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是的,观往可以知来,且不要让那过去披着未来的外衣,又回到你的面前。而现在,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时光。无穷的过去,以它为归宿;无尽的将来,以它为开端。

但往往是,现在易逝,迅疾得你还未认真去感受,它就无影踪了。这种残酷的现实,使古往今来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时间焦虑感。他们惶恐、不安,不愿就此妥协;他们似乎也找到了缓释与解脱的对策——立足当下,及时行乐。然而,肤浅的行乐,会让人失去对人生的把握,以至于蹉跎了时光,延误了未来。

你是什么样的时间呢?

如果你懂得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意义,就一定能把握生命。你的人生,将是一段明亮如箴言般的时间。

(选自《知识窗》2024年第4期,有删改)

解读

时间令人迷惑:过去、现在和未来,哪一个才是可以把握的存在?答案是现在的你,你的在场成为了链接时间的存在。立足当下,把握当下,才能领会生命的意义,活出闪亮的人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