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眸子
作者: 洪馨甜
细雨烟笼稻香满,足印黄土背披阳。稻杆摇曳于风中,溢出灿烂的金光——那是稻香的足迹。农忙的身影在记忆里打转,可千纸篇章入途长漫,没见过有谁记载。他的帽子下是一双明澈的眸子,饱含着世间的淳朴与浪漫。
清露酣睡,烟霏云敛。一眨眼的工夫,他便掠过鹅黄色的油菜花丛,柔软的衣角擦过油菜杆,唤醒了娇嫩的黄花。蹒跚的背后,蔓延在地上的脚印深深地镌刻在土地上——像一首不骄不躁的诗。
太阳升上天空老高老高后,我才起床。出了门,眺望院子后的稻田,珍珠似的白鹭镶嵌于青绿间,只有他那黄枯枯的稻草帽穿梭其中。我曾打趣地在他帽子的中腰系了一条浅粉色的飘带,不只是为了装饰,更因我儿时常与他穿梭田间。那时我个子小,站在稻田里总是看不着他,只好留下一抹粉红做记号。如今,我与他并肩时,这条可爱的带子在帽子上反倒让人有些怀念了。
“爷!你不上来歇歇吗?这太阳多晒啊!”
“我晒太阳的法子跟你们年轻人不同哩!”
他笑了,眼角的鱼尾纹如脚下的深壑,透过稻草的缝隙,阳光的痕迹无处不在。我说这是太阳送给他的老年斑,他不信,非说这是一枚宝贵的勋章。
晚饭后,大槐树下总会聚着三五个手持蒲扇的老人,他们手中扇出的微风,在他眸子里,恐怕还不如田间旷野上吹来的风般舒爽。夜里不适宜去田间,他便觉得闲闷,虽脸上不见忧愁,眸子里的光却淡淡的。
麦草制成的帽子摸上去硌人,他却尤为喜欢。东方未晞,流云翻滚。他拿出帽子,手指轻轻摩挲着。他的手指像深秋零落的焦叶般枯黄,但温柔的动作又似仁慈的母亲对孩子的轻抚。戴上这顶草帽,他悬着的心又落回了肚子里,微微漫上血丝的眼眸扫过田野里成千上万的庄稼,渗出简明扼要的两个字——欣慰。
瓦蓝的天空下,慵懒的白云美滋滋地飘着。他摘下帽子,一颗晶莹剔透的汗珠从鬓角滑落,渗进松软的泥土中。灰白的衬衫紧贴着皮肤,隐约透见他小麦色的脊背。他手摇着帽子,微凉的风让他的睫毛轻轻颤动。他蹒跚地回到院子,却没有休息,转身又忙活起来。我想,也许只有到了秋收后,他才会歇得心安理得吧。
烟雾升腾,飘飘渺渺。朴素的草帽晃动在油菜花间,帽檐下,必然藏着一双饱含朴实与勤劳的眸子,叫人安心。
【安徽太湖县城西初级中学七年级】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散文。小作者的祖父所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脚踏黄土地的农民,生动的语言热烈且由衷地赞美了农民阶级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全文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将村口的老人与“他”晚饭后的行为作对比,凸显出“他”勤恳能干的性格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陈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