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桶鸡蛋相遇

作者: 黄泳瑶

与一桶鸡蛋相遇0

作文评说

提到“爱”这个字,想必大家会想起诸多场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口渴时的一杯甘甜的水、哭泣时别人递来的一张纸巾……但在我的心里,说起爱,莫过于那一桶桶凝聚着真情的鸡蛋。

(直奔主题,语言真挚,自然流畅,引出下文。)

上初中之后,我开始了全寄宿制的生活与学习,繁重的学业加上忙碌的周末,自然而然的,我陪伴外婆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很多夜深人静的时刻,她对我的好便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此刻,小作者的外婆进入大家的视野,回想起往日一幕幕外婆对“我”的疼爱,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

一个美好的周末,几只刚睡醒的燕子在树上欢唱,但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分别的场景呢?我和妈妈站在外婆家门口,准备与她告别。过了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腰的老人提着一只破旧的桶走了出来。在妈妈与外婆互诉不舍时,我好奇地顺着桶上的裂痕偷瞄了一眼。呀,这不正是我最爱吃的土鸡蛋吗!我不由得想:亲爱的外婆呀,您知道我爱吃土鸡蛋,特意为我养了一棚子的鸡,可您自己也得留点儿呀,怎么都给了我们呢?

望着那破旧的桶,再抬头瞧瞧我那娇小又可爱的外婆,我知道,这么多鸡蛋,是外婆用岁月一点一点养出来的爱。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小作者由物及人,向外婆深情表白,生动得体的抒情,把爱具象化了,外婆的爱就蕴藏在那满满一桶鸡蛋里。)

外婆家的鸡棚是泥土筑的,鸡在棚里可以到处撒欢。因为很脏,所以我从没进去过。可瘦弱的外婆却恨不得把自己搬进去住,好像那样就能多收获几颗蛋一样。外婆很爱惜这个鸡棚,每天都会在里面待上好一会儿。有一次,我不解地问她:外婆,这么臭的鸡棚,你在里面这么久,怎么受得了啊!”可外婆却用她那坚毅又充满宠溺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虽然臭,但你吃起土鸡蛋来却很香啊!外婆闻点儿臭味不算啥,能让我的宝贝儿多吃一点香喷喷的鸡蛋,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只要你爱吃,外婆愿意天天来照顾这些鸡!”说罢,还不忘提醒我吃刚做好的鸡蛋羹,转头又去鸡棚里忙活了。

(脏兮兮、臭烘烘的鸡棚是外婆日日耕耘的地方,只为了“我”的饮食爱好与健康的身体,一问一答,表达细腻,塑造出一位疼爱孩子的外婆的形象,流露出“我”对外婆的爱与思念。)

那天,下起了倾盆大雨,鸡棚里的泥土被打湿了,地上很滑,外婆一如既往地去照顾那些鸡。妈妈劝外婆别去鸡棚了,伤了身体怎么办?外婆却固执得像一头牛,谁也劝不动。最后,妈妈只好无奈地放手。过了好一会儿,外面的雨终于停了,却见一个“泥人儿”提着一桶鸡蛋朝家里走来。“快来,今晚有鸡蛋汤喝喽!”外婆不顾身上的泥水,笑呵呵地对我们说。她还坚持把晚饭做好,看着我美美地吃下去后,才佝偻着身子去清洗自己身上的泥……

“不够吃,记得打电话和我说。”耳畔,外婆的叮咛把我从回忆里拉了出来。回想起这个冒着风雨在鸡棚操劳的老人,我的眼眶再度盈满泪水,低头看看身旁这桶满满的、沉甸甸的鸡蛋,我突然好想投入外婆的怀抱。

爱是抽象的,它无形、无味、无色;爱是具体的,它有形,有味,有色。外婆的爱是煎鸡蛋的心形,是香喷喷的鸡蛋味儿,是鸡蛋黄一样的暖色调。每次吃着外婆为我攒的鸡蛋,我都感觉到自己正将外婆的爱输入血液,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将怀揣着这份温暖又伟大的爱,扬帆起航,不负韶华。

(结尾点题,深化主旨,直白深切地表达出“我”对外婆的想念。语言自然朴素,真实得体;卒章显志,“我”将会带着外婆给予的爱,不负青春,奋勇向前。)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杏坛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50班】

总评

都说好作文是用真情铸就的,此话不假。小作者用心感受到了外婆给予的关怀,这样的选材贴近生活,中心突出,表达得体,细节感人。

习作值得同学们借鉴的地方有以下两点:

1.构思巧妙。一桶鸡蛋承载着外婆的浓情蜜意,看似平凡的小事,小作者却立意不凡,在鸡蛋中深切地感受到外婆对她的疼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懂事又知感恩的少年,构思别有新意。

2.感情真挚。习作文笔自然朴实,表达得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质朴的文字书写了对亲人深沉的爱与无尽的思念。

(王春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