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壮举,托举幸福

作者: 刘军梁

关键词:凡人壮举

平凡之根深扎尘土,凡人壮举成就英雄。他们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基座,微小而闪亮。从向往光,到成为光,英雄主义的精神得以代代传承。

涓涓细流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大爱。平凡村妇何明兰,一身“铁骨”不惧人生风雨,将一家人的生活扛在肩上;山林卫士胡金林,意志铿锵改造破败荒山,用热爱守护一方葱绿;乡村医生施明登,以并不高大的身躯筑起乡村医疗的钢铁长城。生而平凡,他们活出令人敬仰的不凡;人世辛苦,他们用双手托举出身边人的幸福。

热点直击

何明兰:孝老爱亲写就人间情暖

王 雪

何明兰是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土台村村民。1982年春夏之交,何明兰的未婚夫徐耀清身受重伤,丧失劳动能力。年仅21岁的何明兰没有退缩,毅然选择结婚,成为徐耀清的依靠。此后,徐耀清两次病情加重,最终瘫痪在床。徐耀清不愿拖累何明兰,劝她离婚改嫁。何明兰却说:“嫁给你是我的选择,我从没想过放弃你。”40余年里,她坚持帮丈夫按摩、做康复训练,始终守护在丈夫身边。

2005年,婆婆脑中风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何明兰主动把婆婆接到家中,每天喂饭喂药、擦洗身体。老人在弥留之际拉着何明兰的手泪流满面:“我真有福气,十里八乡都羡慕我有个好儿媳,比亲生闺女对我还好。”

2021年9月,儿子徐明阳突发脑梗,花甲之年的她精心照料儿子,帮助儿子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她用乐观笑对苦难,燃烧自己为亲人取暖,以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美德。在2024年6月十堰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致敬礼上,何明兰的事迹感动了全场嘉宾和无数网友,被誉为“铁骨幽兰”。

(选自《十堰日报》2024年7月31日,有改动)

深度透视

1.信念。何明兰无怨无悔守护丈夫,尽心尽力侍奉婆婆,全心全意抚养孩子,用双手撑起家里的一片天。生活多磨难,但信念永不塌方。命运多舛,一次次将她抛入无底的深渊,她却总能在黑暗中擦出光亮,温暖人心。

2.乐观。乐观是积极向上,乐观是不肯屈服,面对生活的张牙舞爪,没有谁可以一直把日子过得安稳自如。但请相信,历经劫难,尝遍百味,那些微笑面对生活的人,总会得到命运额外的馈赠。

胡金林:义务护林员,15载以山为家

胡金林29岁担任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寺后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后又担任村里的石料厂厂长。靠着开山采石,他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富裕日子,然而,这种“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让原本葱翠的大山变得满目疮痍。

“炮声一响,尘土飞扬”,长期的开采让村民们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胡金林对此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08年,当地决定封山禁采。61岁的胡金林第一个报名植树修山。

山体陡峭,机械设备上不去、站不稳,胡金林就带领村民们靠肩扛背驮,把树苗一棵棵运上山,凿石、开穴、运土、填坑、栽树。经过不懈的努力,矿山终于重新披上了绿衣。胡金林又当起义务护林员,他说:“这些树来之不易,咱咋能不守护好呢?”

如今,胡金林依旧每天巡查山林,向进山踏青的游客宣传护林公约、森林防火知识。在他的影响下,孙子胡子鑫也成为一名森林草原消防队员,和爷爷一起拍摄短视频,呼吁大家增强防火护林意识。

现在,山林葱郁的大山旁,村民们陆续开起了农家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选自中国文明网2024年8月20日,有改动)

深度透视

1.白了头发,绿了青山。每天坚持巡查山林的胡金林腿脚已不如当年稳健,但他早已把一颗心牢牢扎进大地,用自己的脚步描绘出一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画卷。如今,满目疮痍已是山清水秀,重山秃岭已然苍翠遍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村民们手里的金山银山。胡金林用责任和担当守护一方净土。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让青山翠绿,让绿水清澈,让蓝天湛蓝,只有留得绿水青山在,才能保护人类自身,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施明登:身残志坚甘做全村老人”120“

彭 瑜

今年64岁的施明登是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天堂村村医,先天肩胛骨弯曲,身高仅有1.4米。

天堂村坡陡谷深,全村4000余人居住分散,完全靠走路的施明登行医20年,穿坏了20多双筒靴。后来,为了更快抵达患者家中,已54岁的施明登狠下心,买了一辆摩托车下乡看病。

年纪大、身体差,施明登学骑摩托车很是艰难。一天深夜,车轮在沙石路上打滑,施明登连车带人一起从堰沟边滑了出去。

10年时间,他骑坏了4辆摩托车,累计行程达10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天堂村跑了七八百圈,乡亲们又给他起了个名字——摩托村医。

这位“摩托村医”不仅医术好,收费也合理,碰到困难群众,他就收点药费,出诊费、摩托车油钱都免了。

施明登常说:“都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我不能乱收费。”身为镇人大代表的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建起了居民健康档案,老人们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记录得清清楚楚。

行医30年,施明登的电话号码成了当地热线,他和他的摩托、药箱一道,成为老人们心中的“120”。

(选自《重庆日报》2024年9月24日,有改动)

深度透视

1.赤子之心。没有医学基础,甚至连有些字母都不认识,那就请教同行、咨询老师;身体极度不便,还坚持学摩托车;自己家庭负担重,收入低,一家人挤在老旧房子里,却不肯多收病人诊疗费……这一切,都源自施明登的一颗赤子之心。热烈真诚、无私忘我,赤子之心,满腔热忱;义无反顾、无私无畏,赤子之心,一片澄澈。

2.身残志坚。施明登虽然身体有残缺,但他却用行动证明,只要满怀斗志,一样可以逆风逐梦,奔跑出自己的精彩。只要心怀热爱,即使岁月荒芜,也能奔山赴海,迎来一树花开。

(作者学校:河南省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