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顺序说明事理
作者: 谭仕宏
【写作指引】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说明的顺序”,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说明顺序的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阐述事理,旨在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及逻辑顺序来写作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说明文专有的写作术语,是指在说明文中用清晰的顺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说明,其说明的过程符合人们认知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
方法一
【写作导航】
本单元的《大自然的语言》的事理是“物候学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恐龙无处不在》的事理是“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大雁归来》则在证明大雁回归预示春天的到来等。写作前,我们需明确写作对象,即抽象的科学道理是什么,有何特征以及形成原因,查阅相关资料,以确保事理成因、过程及结果等有效资料的量化掌握。
方法二
说明文分为两种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前者说明对象为具化的实体事物,比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清明上河图》等;后者说明对象为抽象的科学道理,比如“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恐龙无处不在》),“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还是‘火山说’”(《被压扁的沙子》)。
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这比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如介绍建筑的结构或布局,多采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历史变迁,多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某个特点及成因,多采用逻辑顺序。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为事理说明文,篇章结构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段落写作根据原因特点,或为空间顺序或为时间顺序。说明顺序三者以其一为主,其他顺序为辅。
方法三
抽象的事理对人类的理解认知要求较高,为降低认知难度,事理说明在说明的过程中需要将抽象事理转化为可感的具体事物去阐述,寻找二至三个具体事物的例子作证据,证明科学道理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例如,在《恐龙无处不在》一文中,作者为了证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将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化抽象为具体来进行阐述,证明地壳在运动。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为了说明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详细阐述了岩石、砾岩、化石的形成过程……将抽象事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说明事理存在的正确性、科学性,目的是在于让人更简单地去理解事理。
方法四
先确定一个抽象的事理,再通过具体的事例去证明这个事理存在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一篇事理说明文的谋篇布局便完成了,且这篇事理说明文通常采用了逻辑顺序——化抽象为具体来介绍事理。
文章具体事例的排序,多采用时间顺序,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至未来,罗列具体事例,得出结论:这个科学道理的存在是正确合理且科学的。
【佳作展示】
月亮为何盈亏
重庆市潼南区第一中学校 代丹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亘古存在的月亮是否同人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向人们诉说一些天文变化的信息?
在古代,人们已观察到了月亮的盈亏变化,还通过这些变化,制定了流传千古的时间历法。在对古人钦佩的同时,我不禁对时而皎洁似玉盘,时而弯弯似月牙的明月,产生浓浓的好奇——月儿为何盈亏?
月儿盈亏之神话传说,在苏美尔人的神话中,月亮是风神恩利尔的长子南纳常用的交通工具。南纳每日乘坐小船遨游在夜空中,这小船在凡人眼中便是一弯新月。月中之时,南纳把自己闪闪发光的王冠填补成圆圆的月亮。在神话传说中,月亮的盈亏变化是由神灵控制的。
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围绕地球公转的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围绕地球转动的月亮会从不同角度直面太阳,被太阳照射。月亮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便会反射太阳光,这就是我们看到发光的月亮的真相。实际上那些清冷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而月亮没被太阳照射的部分则是黑暗的。
月亮的盈亏变化主要取决于什么?是月亮所在的位置。太阳、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太阳照射月球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光亮和阴影也就不同。有时月亮把侧面对着地球,有时月亮把完全明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随着月球位置的不断变化,月亮表面也就显露盈亏变化。
除此之外,当三个星球位置发生变化时,就有了天狗食月的神话传说,家家户户都会大声敲盆,震慑偷吃月亮的天狗,让天狗把月亮吐出来。真实原因是,这一天,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处在中间的地球完全遮住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光线,导致整个不发光的月球完全黯淡,落在人可视的肉眼里,便是月亮一点点黑暗下去,仿佛被某种神秘物吞噬掉了,这就是人们所了解的月偏食、半影月食、月全食现象。
月儿的盈亏,原来是由天体位置及反射的太阳光线决定的,而月亮的神话传说,恰是寄托了人们对未知大自然神奇的想象。
名师微点评:
小作者开篇明确说明的事理对象——月亮盈亏变化的天文现象。在掌握大量资料后,选择两个具体事例:一是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二是月亮所处太阳、地球之间的天文位置变化。对于月亮的盈亏变化,文章采用逻辑顺序谋篇布局,并利用神话传说和天体位置变化将抽象事理具象化,从而降低了事理说明文的写作难度。细节上采用时间顺序安排两个事例,使得文章逻辑清晰、结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