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规合矩来扩建添砖加瓦巧装饰
作者: 张美宁【写作指引】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学习扩写”,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给材料,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前提下,给原文“添砖加瓦”,进一步扩展充实,让原文的细节、情节更加丰满,让文童更具吸引力。
【写作导航】
一个普通人,初看并不惊艳,但经过化妆修饰,他(她)必将更加明艳;一座房子,初看并不起眼儿,但经过装修点缀,它必将更加华美。扩写也是如此,当我们遇到原本简约朴素的材料,虽然其轮廓我们已经知晓,但却难知其细枝末节,更难了解其神韵。只要用心构思,恰当扩写,像装修房子一样逐步装饰,一定会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
锦囊一
扩写,第一原则是遵循原作,就好像我们装修房子一样,我们不能随意改变房屋原有的结构,更不能想当然地私搭乱建,搞得原来的房子面目全非。
如《女娲补天》的扩写,我们可以丰富女娲的人物形象,想象补天时的环境氛围,但不能改变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基本结构。同理,《精卫填海》的扩写,我们可以想象精卫溺水时的情形,扩展精卫填海时的心理,但不能违逆了故事最终的结局。
当拿到需要扩写的材料时,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的基础框架和价值取向,之后,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对之进行扩写。
锦囊二
一般而言,需要扩写的材料都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如何让它更加生动翔实,是我们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这和装修房子是一样的情形,在了解了房主的基本诉求之后,我们就需要对原来的房屋进行装修,让原来的房屋更加合理漂亮,舒适宜居。
在扩写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精读原文明中心。扩写之前,我们一定要精读原文。原文的要素要精确了解,原文的中心要精准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扩写出不脱形、不走样的故事。
2.合理想象补细节。我们可以在原作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补充细节,让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致,情感更加细腻。
3.依据文体展个性。不同的文体,其扩写重点应有所侧重。记叙文,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说明文,增加说明方法,丰富说明对象的介绍;议论文,补充论据,阐释观点。力求根据不同文体,展现不同的文体特色,发挥文体的最大效用。
锦囊三
房子装修结束,接下来就是各种装饰。摆件买什么款式,地垫用什么颜色;这里挂什么墙画,那里养什么绿植……这些看似不起眼儿的地方,恰恰展现了主人的审美情趣。
扩写也是如此,文章内容扩充好之后,我们还需要对语言进行一些细微的雕琢。比如可以巧妙使用修辞给文章增加美感,斟酌字词给语言增加神韵,选用恰当写作手法给文章增色添彩,妙用环境描写给文章烘托气氛……这样细细装饰打磨之后,文章就会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感人。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像装修房子一样写作,细心规划,精准实施,巧妙装饰,就一定可以写出满意的扩写作品。
【佳作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心的方向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九年级(2)班翁紫轩
萧瑟的秋风在空旷的原野上呼啸着,几片枯黄的树叶在灰沉的天空中零乱地舞动着身姿。时节已近深秋,袭来阵阵寒意。一支逃难的队伍正艰难地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前进着。
“我这里日子也不宽裕,恐难保晋公子贵体,还是请另寻他处吧!送客!”卫文公的话一直在晋公子重耳的脑海中回旋着。此时一阵疾风袭来,公子迷惘地望着无尽的远方,发出深深的叹息。
数日车马劳顿,大家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口饭食了,哪怕是一点点,都会让他们感到奢侈。
事情总是这样,往往在最绝望之时,转机就出现了。不远处,一片深黄色的树林中若隐若现地出现了一户人家,见到此景,整个队伍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大家又强打起精神,不知不觉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这户人家围墙不高,房屋年久失修,大门虚掩着。狐偃边敲门边轻声询问,此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应声走了出来。“老人家,能给我们些吃的吗?”老人用混浊的眼光打量着来人,步履蹒跚折回院内。
此时,让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老人手拿铲子缓慢地走向园子,重耳等人也一并跟了过去。老人蹲下身去,用铲子挖起了一撮土捧给他们。
满心的希望转瞬间化为了泡影,重耳勃然大怒:“你这老奴,怎敢如此戏弄我?”随即扬起手中的鞭子准备向老人打去。说时迟那时快,狐偃急忙上前挡住了即将落下的鞭子,并顺势跪在了重耳身前:“公子,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
话音刚落,重耳仿佛意识到了什么,遂扔下鞭子扶起了狐偃,忙向那位老人郑重地磕头致谢,众人也赶忙磕头致谢。重耳起身后,端详着老人手中的土块,语重心长地说:“百姓和土地才是我们的根本哪,这才是我们的方向!”他神色凝重地从老人手中接过了土块,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放在车上。
此时,风更急了,树上的枯叶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一排南归的大雁飞过,它们要去寻找新的家园。重耳也带着土块和使命,和他的队伍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名师微点评:
小作者运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将原本筒约的故事扩写得翔实生动,读后,重耳拜土的场景历历在目,给人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