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审题巧妙立意

作者: 李传鹏 陈冠宇

精心审题巧妙立意0

【写作指引】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审题立意”。审题,即审清题意,读懂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感情。审题是驭文之首术,立意是谋篇之大端。本单元写作专题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写作目标:

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作导航】

一日审题不够精准,就会前功尽弃,满盘皆输。那么,如何做到精准审题呢?

方法一

1.咬文嚼字,明确关系。如盐城中考作文题“奔跑吧,盐都少年”,题目中的“奔跑”是快速地跑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奋斗、进取的意思,“盐都少年”是你,是我,是一个群体——所有盐城少年。“奔跑吧,盐都少年”是指奔跑(奋斗),是盐城少年该有的姿态,我们盐城少年要有责任担当意识,要一直拼搏奋斗,努力进取。

2.注意副词的“陷阱”。如宿迁中考作文题“那一次,我与____深深共鸣”,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补上合适的内容;然后还需要把握标题中给出的部分。“那一次”,特指一次,限定了发生的事件是一次。“我”,提示我们用第一人称写作,写真事,抒真情。“深深”,是程度副词,表达出对“我”的影响很大的意思。“共鸣”,是指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激发出来的相同的思想感情。由此词可知,要写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或者一句话,“我”从中获得了认同感,比如精神的收获、思想的转变、心灵的感悟等。

3.把握标题的比喻义。如台州中考作文题“东风为我来”,标题中的“东风”不能仅仅理解为自然界的风,应把握它的比喻义、象征义等,这里的“东风”应理解为在你生活中遇到的鼓励,或者有人对你的关怀等。

4.整体把握材料作文。如达州中考作文题,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说:“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他告诫孩子,走路要稳健,不可慌慌忙忙,因为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慢慢准备,慢慢积蓄,慢慢思考,慢慢品味,慢慢沉淀……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作文。材料强调了“欲速则不达”这一观点。本题的题意可以表述为:欲速则不达,让生活慢下来。

方法二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上的出新不仅能给入耳目一新之感,也是得分的第一亮点。那么,如何做到立意出新呢?

1.放大眼界。放弃“小我”,投向“大我”。“小我”只局限在个人的范围,立意自然逼仄;“大我”上升到集体、国家、时代的高度。如大连中考作文由“力合则效用大,力散则效果微”进行联想,写一篇作文,很多学生都局限在同学之间围绕“大”“微”进行力量对比来立意,显得庸常。如果能放开眼界,论述“团结合作”的主旨,自然就会技高一筹。

2.反向立意。就是从相反的方向确立作文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往往“发人之未发”,新颖、独特,这样的作文充满魅力,定能在考场中力挫群雄,脱颖而出。如兰州中考作文题“唤起心中的勇敢”,从正面选材,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心中的勇敢,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心中的勇敢……但是如果反向立意,嘲笑唤起心中的勇敢,失败唤起心中的勇敢,孤独唤起心中的勇敢……就会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从而胜人一筹。

3.转化角度。如果大家都从一个角度去构思立意,就会雷同、撞车;反之,转换一下角度,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南京中考作文题“让我想一想”,大多考生会局限于表达思考的重要、亲情的可贵的立意层面,显得大众化,难以出彩。如果能转换一下角度,把“让我想一想”当成某个人的口头禅,通过故事来表达“‘让我想一想’应是思考之后的决断,而不是成为优柔寡断、无计可施的推辞”,立意就会大气、深刻起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出新很重要,但必须是建立在准确、正确、符合道德标准、符合审美情趣的基础之上的心灵舞蹈。

【佳作展示】

改变自己

黄思源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女孩儿。

同桌很少搭理我,偶尔的交流,也仅仅是简单的“喂”与“嗯”。自习课上,课代表也是例行公事,勉强与我闲聊几句……回到家,也只能是与各科作业为伍。

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枭与鸠”的寓言故事:猫头鹰因被人们讨厌其叫声,打算搬到东方去;而斑鸠告诉它,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叫声,即使搬到其他地方,照样会惹人讨厌……看着看着,我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终将沦为“孤家寡人”。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

上课时,面对老师的提问,我鼓起勇气,将手高高地举起;课间,遇到不懂的问题,红着脸向同学请教;看到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会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对于班里的活动,从之前的旁观者,成为一名参与者。同学们发现了我的变化,开始与我热情地交流……

遇到困境,遭受挫折,我也逐渐学会了坦然面对。

为了挑战自己,我参加了学校的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刚开始时,我内心紧张,忐忑不安,既想放弃但又有些不甘,一想到之前的烦恼,我就暗暗地鼓励自已:“加油,你是最棒的!”决赛时,因赛场经验不足而失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战胜了自己,收获了久违的快乐。

现在,那个害羞、内向的女孩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女孩儿。请相信,只要勇于改变自己,顺应环境,就会天高云淡!

名师微点评:

本文最大的优点:1.中心明确。“枭与鸠”的寓言故事能生发出很多主题,但“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环境,让自己与环境和谐相处”,无疑是最直接、最能让人接受的观点,文章叙述了“我”从“不顺应环境,处处被动”到“改变自己,天高云淡”的转变过程,让这一中心得到很好的突显。2讲究细节刻画。无论是刻画“我”的内向、孤僻,还是叙述“我”努力改变自己,都在让细节说话,让细节彰显过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