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让人信服的“据说”
作者: 田素霞
写作指引
论据是议论文的要素之一,直接关系文章的成败。论据充实、材料鲜活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在写议论文时,不少同学总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其实,到处都有充足的素材,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目标如下:
1.通读单元课文,揣摩论证手法。
2.立论与驳论相结合,有破有立,巧妙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写作导航
同学们,让我们睁开慧眼,用心来寻觅让论证真实有力的写作秘籍吧!
秘籍一:厚书读薄,提取课文中的写作技法
众所周知,“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向谁模仿”的范例选择上应强调“取法乎上”。我们首先看看名家是如何论证的:
季羡林在《成功》中,首先说出词典中“成功”的含义,接着阐释自己对词典中的成功解释的看法,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并加以论证。作为大学者,季羡林的语言诚恳而平实。
培根在《论美》中,论述了至上之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而成的——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培根惜墨如金,字字珠玑,很多语句都像格言,富有理趣。
秘籍二:学以致用,学写议论文类文章
“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学了就用。那么,怎样写好议论性文章呢?
第一,紧扣议论之“事”,选好“评论点”。
首先,要透彻了解所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这是议论的基础。其次,立论要符合事情、现象或材料的本意,要考虑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不要生搬乱套。第三,立论要有积极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如果提出的论点有新意,就更有价值了。比如,吴晗在《谈骨气》中,有意识地向人们集中进行“骨气教育”,起到了增强国人克服困难的信心、鼓舞国人士气的号角作用,故成为议论名文。
第二,写好所叙之“事”,做到简明扼要。
文章开篇在叙述事实、介绍现象时,既要做到概括扼要,避免叙述过多过繁,又要做到清楚明白,不能出现叙述内容不明、失真的情况。在概述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和关键语句,力求简明扼要。
第三,紧扣论点,合理论证。
在论证时,行文要注意紧扣所叙述的内容展开议论,不能出现叙议分家、互不相干的毛病。在就事论理、提出观点之后要展开议论,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论据,安排好论证的层次,充分说理。
秘籍三:谨记三“要”,写出精彩议论文
第一,选事要“新”,最好是社会热点,所“议”的“理”要明确,从别人未注意或未重视的角度去挖掘。
第二,角度要“小”。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明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
第三,结构要“紧”。即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一体。每个段落都有它的作用,段与段之间有相应的方法连接。
佳作展示
要做重诺守信的人 张晓晓
重诺守信,意思是指很讲信用,从不食言。一言为重,百金为轻。《论语·为政篇》里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真的不知道他要打算怎么做人。大家一定知道《城门立木》的故事,商鞅在开始推行变法时,担心百姓都不信任新法,于是他就在城门口竖一根木头,谁能将木头移至北门就奖励他千金。一开始,人们都不信这事是真的,也无人尝试。后来终于有人鼓足勇气把木头移走了,于是商鞅就兑现诺言,奖励了那个人千金。从此,秦国百姓相信商鞅,相信商鞅变法。可见,商鞅这样做,不仅在百姓中树立了威信,更做到了重诺守信。由此而知,我们做人做事要信守诺言,不做轻诺寡信之人,否则,就会在别人的心中失去信用。
在平时,我们有没有过“轻诺”呢?为了表示关心,对生病的同学说“我放学后帮你补课”,可是你没有时间和耐心;为了摆脱责备,给妈妈许诺“下次我考进班级前五”,可是能轻易做到吗?为了安慰奶奶,说“每个星期都回家看您”,可如果不去,你想过奶奶那张望的身影和失落的眼神吗……可能这些许诺都是小事,可能这些许诺都是好意,但如果做不到或不想做,就会造成“寡信”。轻言寡信,自己习以为常就会成为不慎重之人,有碍修养;天长日久,别人就会知道你不靠谱儿,便不会和你深交。
在生活中,我们要“重诺守信”,做人做事要讲诚信,切忌用“诺”为自己“讨巧”或谋一时之“利”,结果必得其反,失信于人。
名师微点评:
用《论语·为政篇》中的话引出论题,且把该句充当道理论据。接着用历史典故充当事实论据,找到了新的角度,使老故事出新意。文章由故事到生活,正反对比,有现实意义,并且结尾有补充论述,说理严密。
妙笔生花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行为,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言论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