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主旨不放松

作者: 刘瑞

咬定主旨不放松0

【主题小黑板】

“依源扣题”的“源”,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我们可以依循这个“源”,用简明的句子在恰当的地方揭示文章的中心,写出切合题意、突出中心的佳作。

1.开宗明义,篇首点睛。戏曲主角上场时,只需一个精彩的亮相,就能夺人眼球。同理,文章开头直截了当地点明主旨,干脆利落,入题快捷,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篇中点睛,强化主旨。在叙说故事的过程中,字面相同的词句在各个段落中反复出现,时时扣题点睛,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既能强化文章主题、突出中心,又能让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楚,给读者一定的情感震撼。

3.卒章显志,结尾点睛。“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在集中笔墨记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文末用一两句言简意赅的句子,升华中心,凸显题旨。这样既能让读者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又能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思维对对碰】

下面,我们举例分析点睛的具体做法。

1.开篇点睛。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一句,字面扣题,简洁有力,主题突出,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2.篇中点睛。比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出现四次,分别从壮阔的场面、雄壮的鼓声、有力的后生、奇丽的舞姿等方面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好”,使安塞腰鼓的内涵不断加深,也使作者的赞美之情不断深化。

3.结尾点睛。比如蒲松龄的《狼》,作者先是叙述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结尾在此基础上议论点题:“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既简洁洗练,又自然扣题。

【作文演练场】

请以“温暖的光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思路巧点拨】

写好此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审好题意。题目中的“光束”,可以是生活中指引、照亮前程的光源,也可以把“光束”引申为关爱、梦想或者希望等。“温暖”是审题的关键,或是亲朋好友的一个关切的眼神,或是陌生人的一句真诚的话语,或是书中的一个动人的片段,等等。

2.选材求真。写作时,我们可以描绘光束映照下的美景,或者以光束为线索来叙事。可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家中温柔的灯光与父母的爱交织;还可以从社会新闻中汲取写作灵感,将劳动工棚里的微弱灯光和打工人的梦想之光联系在一起,抒发感悟。

3.巧妙构思。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让人感到温暖的场景,道出温暖心灵的缘由,抒写自己感受到的爱与温暖,或者描述所见人们的幸福与温暖,或者抒写对亲情或者友情的渴望和赞美……并且还要学会新颖构思:如设置悬念,比如写自己生日那天不同寻常的经历。

【佳作展示台】

一束温暖的光 李欣怡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抹微笑、一份鼓励者一点儿支持就好像一束温暖的光束,照进人的心里。而专属于我的那一束光,就来源于陈侠平老师。

那时,我刚转学过来,一切对我来说都充满了挑战。各科繁重的作业、陌生的师生、陌生的环境,这些都让我感到不适。我开始退缩,上课不再热衷于与老师互动;课间活动时,我时常独自坐在座位上发呆。教室里,同学们欢声笑语,而我却沉默无语。

“新老师来了!”随着同学们的喧闹声,我慵懒地抬眼向门口望去。那时的陈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一个转身站到讲台上,开始自我介绍。当陈老师的目光落到我的身上,顿时,我与外界隔着的一道屏障似乎被撬开一个小口。

没多久,我的沉默寡言就引起了陈老师的注意。一次,陈老师在办公室和我聊了很久。陈老师告诉我,很多同学都希望认识我,还表扬我有许多优点。我低着头道:“我没那么好。”老师笑了笑:“老师信你,你愿意试着相信自己吗?”

一次课上,我们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整节课,我始终沉浸在陈老师的讲授中。临下课时,陈老师问道:“谁能背诵这首诗?”话音刚落,教室里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我也慢慢地抬起手,却立马又放了下来。这个举动被陈老师看到了,她对我微微点头:“好,请李欣怡同学背诵这首诗!”被点名的我流畅地背诵出来,陈老师满眼赞许,同学们响起热烈的掌声。可我却害羞地垂下头,生怕别人看见被泪水模糊的眼……

还记得那个气温骤降的初冬,我只穿了一件薄外套,冷得直打哆嗦。恰好被陈老师看到,她握住我冰冷的手,嗔怪道:“手这样凉,冻感冒了怎么办!”不由分说,陈老师把我带到她办公室,随手拿起一件外套对我说:“快穿上!”那天,窗外的樟树在寒风里东倒西歪,无力招架严寒,可教室里的我心中却温暖如春。

如今,心中与环境相隔的那面墙早已消失不见。现在的我自信乐观,渴望能像陈老师一样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温暖的光。

【作品最视点】

文章选材真实,叙事生动,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情,生动地表现了陈老师的温柔与美丽,抒发了小作者对陈老师的敬爱之情。文章开篇点题,总领下文;主体部分写陈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关爱。她的举动让人温暖,点明题意。结尾段再次扣题,呼应开头,由衷地表达对陈老师的感激之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