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心灵风光 感受自然情怀

作者: 刘瑞

主题阐释

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自然风物则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与我们密不可分。日月星辰,江海湖泊,造就了神奇瑰丽的风土面貌;花草树木,蜂围蝶阵,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生态美景。

近年来,中考作文题涌现出众多涉及自然风物的题目,此类命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自然风物,并激发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与遐想,书写心灵的风光,感受自然的情怀。

命题分析

“风景”类命题每年中考都有所涉及,写好这类作文,首先,要选好自己喜欢的风景,并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即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其次,在确定描绘对象之后,要选准一个观察点,用心审视景物的全貌以及重要的细节,然后一层一层地写。再次,写作时需动静结合,使描绘的景色生动活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彰显风景的深层意蕴,开掘富有哲理、表达情怀的主题。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游人

从千里之外

前来观风景

我们

从千里之外

前去观风景

生在风景中

不见风景

总是风尘仆仆地

追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思路点拨

生活中不缺少风景,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的眼睛。拥有一颗爱美的心,何处不是桃花源?若我们保持旷达的心性,天涯何处无月明?

首先,理解题意,明确内涵。这里的“风景”,既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比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也可以虚指一切可供人欣赏的美好景象,如艺术风景、人生风景、社会风景等,比如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

其次,找准角度,明晰方向。为了能够突破常规思维,写出一篇不同凡响的佳作,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几个审题角度。

1.描绘自然美景,抒发感人情怀。比如,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去贵州省织金县参观织金洞。移步换景,“我”由织金洞的自然形成联想到人类的渺小,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

2.描述人文风景,抒写心灵深处的情感。生活中的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双温暖的手套……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细小的角度,挖掘生活与情感的清泉,展现对生活的感悟。比如,“我”走进学校,欣赏到了别样的风景。老师带着我在学海中泛舟,在书山上攀登,既传授知识,又教我做人,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同学们的友情如清风拂面,吹走了我心头的烦闷……学校成了我心中最难忘、最绚丽的风景。

3.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赞美时代新风。一般来说,航天、奥运、迎国庆等热点内容均属于生活中的大事,学生不好把握。不过,我们可以借身边的“小事”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比如,班级安装了触屏电脑,设备更新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以点代面讴歌国家对教育的付出与重视,表达由衷的赞美之情。

学生佳作

总有风景,让我欢喜

◎程仕强

“程仕强,你的摄影作品获奖了!”

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班长拿着荣誉证书,还没走进教室就喊了起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我有点儿蒙了。

欣喜之余,我的脑海里又闪现出那位清洁工,想起了那幅让我欢喜的画面……

那是暑假里的一个上午,我去超市帮妈妈买东西。在走到超市的拐角时,我看见树下有一位五六十岁的清洁工正站在垃圾桶旁读报纸。他面庞黝黑,双手粗糙。但是,他与一般清洁工不同的是,亮眼的黄色工装整洁干净,这为他增添了几分神气。他专心致志地盯着手中的报纸,双唇翕动,像是在默诵。

看着这个画面,我心想:这不正是一张表现市民爱阅读的最美风景照吗?

我急忙拿起手机,调好镜头。照片里,远景有来来往往的路人,近景是那位身处喧闹的大街却能够在树下安静地、专注地读报的清洁工。而他,不正是界首市民爱阅读的一个缩影吗?

恰巧,“界首市读书月”组委会正在征集关于读书的摄影作品。于是,我就把偶然中拍摄的这张照片发过去参赛,没想到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读着荣誉证书上的获奖词“这里有闹市的喧嚣,也有树荫下的宁静,闹中取‘镜’,是因为心灵宁静或者向往宁静”,我不禁心生感慨:是啊,人们不仅喜欢热闹,还喜欢安静,也更爱阅读。

这张照片,我将会永远珍藏!

亮点借鉴

1.脉络清晰,以小见大。文章开头倒叙,交代摄影作品获奖的故事,吸引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叙事;结尾卒章显志,呼应开头。

2.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小作者运用凝练贴切的语言,对清洁工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活动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传神,给读者带来极强的画面感和心灵触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