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事物展现独特之美
作者: 田素霞写作指引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选编的四篇课文都为事物说明文,既有科学性事物说明文,也有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特点不同,内容丰富。这些事物说明文通过巧妙组织结构、恰当运用说明顺序、合理使用说明方法、准确生动使用字词等,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写作导航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要把一个或一类事物说清楚,首先要抓住其特征。通过学习一系列的说明文,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说明文的目的。说明文通常是让人们了解事物特征、明白事理,从而获得一定的方法、知识和技能。写作前,我们需要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内容认真分析: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说明重点是什么?不清楚时,可以参看产品说明,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总之,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才能把它介绍清楚、讲透彻。
锦囊一:多角度选择重点
首先,我们要对所状之物从不同方面、方位、层次,多角度进行观察,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全貌。然后,进一步从能突出事物特征方面更深入、细致地观察,力求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比如,《故宫博物院》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将太和殿作为介绍重点,因其是故宫的“心脏”,最能体现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这些主要特点。
锦囊二:由表及里抓住本质
要想对事物认识得全面、深刻,理解得准确、透彻,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但要看表面,还要透视其内部,细致探究,深入思考——哪些现象能表现事物本质特征?哪些现象只能反映事物次要特征?如学生例文《我的另一个“家”》,小作者在整体观察校园的基础上,移步换景,带领大家了解校园的突出特点。在进行介绍时,做到了层次分明,特征明确。
锦囊三:合理使用说明方法
在弄清楚说明对象的特征后,我们就需要根据特征,灵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用具体实例说明抽象事理,易于理解;分类别,能完整而又清晰地把握事物特点;作比较,对比鲜明,一目了然;打比方,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列数字,准确简洁;画图表,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等。
1.多法并举抓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之处,要想抓住其本质特征,除了由表及里地进行认识捕捉外,还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挖掘事物在性质、外形、作用等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着重提炼其独特之处,使事物的性状特点更加突出。例如,介绍“我的文具盒”,将自己的文具盒跟同学的来作比较,从体积的大小、图案的美丑、结构的繁简、质地的好坏、功能的多少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点,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2.让高科技产品摇身一变,自我介绍。可以说,高科技产品是“冰冷的”,不少读者很容易患上恐“高”症。因而,介绍高科技产品类的说明文不妨让其摇身一变,采用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述说家族发展历史,陈述种族历史演变,自豪罗列家族种类,得意展示各种功能技法……语言不妨诙谐幽默,吸引读者。
佳作展示
我的另一个“家”
◎张立国
学校是我家,大家都爱它。我的学校十分美丽,这里环境优美、布局紧凑、文化氛围浓厚。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我感到惬意极了。
走进学校大门,就能看见笔直的水泥路两侧各立着一个大橱窗,东边张贴着本校学生的光荣榜,西边则用来发布各种校内活动通知。
沿着水泥路往里走,两座三层建筑映入眼帘。东侧是综合楼,西侧是一号教学楼。综合楼一楼内设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音乐教室。其中,音乐教室是我们接收快乐的地方。音乐课上,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指缝间流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叮叮咚咚,如小溪一般在我们的心中流动。二三楼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和微机室。微机室有60多台电脑,上微机课时,同学们都沉浸其中认真地学习技能。很多同学已经学会了网页制作、电脑绘画,有的还学会了做动画。一号教学楼,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16个班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不仅有网络电脑,而且还有高清大屏电视机,每节课学生们都可以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轻松学习。
继续向前走,几柱喷泉便映入眼帘。喷水池呈圆形,直径约6米,深1米,由内水渠循环喷水。喷泉四周被草坪围绕着,草坪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墨绿的松柏和漂亮的假山点缀其中。草坪四周是一圈地灯,傍晚时分,彩带般的灯光便会亮起,好看极了。
由喷水池再向北,西侧便是二号教学楼了。这里是初二、初三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读书的地方。楼顶上竖立着“勤奋”“求实”“开拓”“创新”八个醒目大字的牌子,时刻勉励同学们要积极上进。与二号教学楼一路之隔的是教师办公楼。这两座建筑每层之间由一座天桥连接起来,平稳坚实,给学校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沿着路继续向北,便是宽阔的塑胶操场。操场上有一个大约400米的环形跑道,穿过跑道,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倒是长长的看台。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我非常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