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情化成美丽的诗行
作者: 吴应海【写作指引】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尝试创作一首新诗”。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请自拟题目,创作一首新诗,记录你的生活,抒发你的情思。
【写作导航】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首现代诗,读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产生了一种创作冲动,也想尝试写一首新诗,把心中的真情化作美丽的诗行呢?
生1:老师,我们还真想试一试,可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创作一首现代诗,更担心写不好,让别人笑话。
师:写新诗,畏惧心理要不得。如果让大家去创作一首格律诗,或根据词牌名填一首词,还真有难度。但现代诗不一样,它形式自由,在平仄、押韵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想好一段文字,分行把它写出来,就有了现代诗的模样。请看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这段文字以排比句的形式,抒发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只争朝夕的进取之心。只要把它分行,就成了一首诗歌,请看下面的文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写新诗,开始于“模仿秀”。“模仿秀”,就是利用一些道具和行为(包括肢体语言、声音、表情等)来模仿形象和举止的行为。新诗的写作,最好也从模仿开始。因为通过仿写,我们不仅能观察到新诗的外在特征,更能在对原作的深入解读中,把握作者的构思过程,了解写作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从而为独立创作新诗给予指导。
比如,我们仿写余光中《乡愁》这首诗,首先要研究这首诗。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首诗分四段,每一段都是四句,且每一段的结构相同;再进行仔细研读,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浓浓的乡愁在字里行间奔涌;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绝不是随手而写的意象,这些是诗人精心挑选用来寄寓自己情感的。当我们把这首诗由表及里地“解剖”时,瞬间感觉仿写并不难。那就是,先确定一种情感,然后按照“小时候”到“现在”的成长顺序,选取四种意象,反复写即可。现在,大家试着仿写一首《乡愁》。
生2:老师,这是我仿写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丝甜甜的睡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片薄薄的信笺/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后来呀/乡愁是一封重重的遗嘱/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轮圆圆的秋月/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师:很好,仿写得非常精彩!其实,只要多仿写几首现代诗,就会对现代诗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就会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一旦有了“灵感”,就能轻松地自主创作一首诗歌。
生3:老师,仿写与自主创作一首诗还是有区别的,您能再给我们一些指点吗?
师:写新诗,循序渐进“四步曲”。现代诗歌的创作,并无规定的步骤,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四步进行。
第一步,确定诗歌主题。新诗虽然分行写作,形式自由,但它也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再围绕写作目的遣词造句,抒发情感。否则,就有可能信马由缰,最终不知所云。
写诗怎样立意?一般是直接确定。比如,你想写一首与母亲有关的诗歌,就可把主题定为伟大的母爱。当然,也可以根据素材来确定主题。比如,你观赏了泰山日出后发现,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背后隐含着一种冲破黑暗的力量,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让你感触颇深,这时,你就可以把诗的主题定为力量。
第二步,选择抒情方式。诗歌是情感的抒发。怎么抒情呢?一种方式是直抒胸臆。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直接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另一种方式是间接抒情。既可以通过写景抒情,又可通过叙事抒情。比如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诗人就是通过一组景物表达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
动笔之前,同学们可根据素材特点及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当然,也可以将这两种抒情方式结合在一起。
第三步,推敲结构形式。现代诗歌并无固定的结构形式,既可以一写到底,也可以分为几个小节。动笔之前,设计好结构形式,做到成竹于胸,写作时就能有的放矢。你既可以向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学习,采用回环往复的方式,扣住主题反复吟唱;也可向余光中的《乡愁》学习,以时间为线,将变化的意象串连在一起;还可向穆旦的《我看》学习,先呈现景物画面,再抒发内心感慨……
第四步,表达用好技巧。除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生动外,也要注意句子的长短搭配,如果能押韵尽量押韵,让诗充满节奏感和韵律美。另外,可适当加入一些想象和联想,丰富诗歌内容,让诗多一些浪漫的味道。
九 月
◎郑浩宇
九月
田野上弥漫着成熟的味道
从农民伯伯们脸上
那洋溢着的笑容
我们知道
这又是一个丰收季
九月
校园里响起琅琅读书声
从孩子们眼中
那充满期待的目光
我们知道
这又是一个起跑季
名师微点评:
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节。第一节,描写了九月成熟的田野和农民伯伯们幸福的笑容,丰收的味道扑面而来;第二节,描写了九月校园的读书声和孩子们期待的目光,读者的校园记忆被悄然勾起。九月,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一道崭新的起跑线,期望自己能跑出好成绩,这无疑就是小作者作此诗的目的。
【妙笔生花】
请以“歌唱秋天”为题,写一首新诗,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色,抒发心中的真情。不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