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传承
作者: 王淦生
文化传承,绝非照搬古人的家当,当文化领域的“搬运工”。我们需要的,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能让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仅供参观的“化石”,而要成为历久弥新的尚品。
《但是还有书籍2》 :传递阅读的力量
时隔三年,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在网友的催更下强势回归。它以“书就希望它被看”为主题,力图在阅读多样化、碎片化的当下,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同时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和故事,再次点燃观众对于书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一份在“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
《但是还有书籍2》通过镜头,为观众一一呈现为中国图书事业发展建设默默付出的图书馆人,在国漫领域不断创意、不断突破自我的漫画家们,隐身在翻译武林中的“绝世高手”,与编辑工作者们共同寻找这个时代所缺失的理想主义与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去到文学现场了解作家创作背后的故事与初心,同作者们一起用脚步丈量中国、用文字感受祖国的大好山河。《但是还有书籍2》通过书籍背后的百样人生,让更多观众看到了以往不了解的一些群体。他们对于好书的默默耕耘、对于文化的不遗余力,唤醒每一个想读书却找不到真正动力去打开书本第一页的心灵。
【素材解读】
在文明时代,推进人类前行的最重要的引擎就是书籍。因为它承载着人类文明,是我们不断攀升的阶梯。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净化人的心灵世界,更能在人们心田播下善良和知识的种子,令人受益终身。可是,如今纷繁的网络、功利的社交挤占了年轻人太多的读书时间。希望推出更多像《但是还有书籍》这样的记录片,让人们感受书的魅力!
【适用话题】
常规角度:让书籍充满魅力,召唤读书人回归。
核心角度:让书籍内容精美,带人们超凡脱俗。
创新角度:携手高尚者同行,追求精神的丰盈。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发现喜剧的更多可能性
作为喜剧综艺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不仅每期节目更新都会迅速刷屏,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更是拿到了豆瓣评分8.4的优秀战绩。频频引发观众对于“年轻人的拖延症有多严重”“父亲有多舍不得女儿出嫁”等社会话题的深度探讨。
对于喜剧行业来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诸多有才华却缺少机会的喜剧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舞台,给予了喜剧创作者更多创作的自由,使他们回归喜剧本身。这群自嘲“腰部”“脚腕子”的“新新喜剧人”,通过对时下人们的生活痛点、流行话题的敏锐捕捉,为大众带来素描喜剧、音乐剧、默剧、漫才等不同风格的喜剧作品,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如今“喜剧难做”的业内共识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作品类型、节目赛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喜剧综艺创新,以其在内容创作上的先锋性优势为观众创造新的惊喜,让人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看到了喜剧的更多可能性。
【素材解读】
相声演员郭德纲曾调侃他的一众徒弟,一个个歪瓜裂枣,却又技艺不凡。“歪瓜裂枣”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但到了相声界,却是“逗哏”的先天优势。所以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适合他存在的位置。
【适用话题】
常规角度:多给机会,年轻人方能脱颖而出。
核心角度:百花齐放,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路。
创新角度:回归本源,艺术才能焕发出魅力。
《舞千年》 :“出圈”诠释中国式美学
2021年11月,B站(哔哩哔哩)携手河南卫视打造的一档舞蹈节目《舞千年》成功“出圈”,该节目以“故事剧情+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形式,立体式传播中国舞蹈文化,得到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站内评分高达9.9分。
《舞千年》创造性地以剧情为经,以舞蹈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叉,绘制出一幅华夏舞蹈的壮美画卷——《赵氏孤儿》里的舍小我为大我,《幻世金刚》里的当代守护者,《大河三彩》里的匠人精神,《秦王点兵》里的对家园故国的思念……《舞千年》融合实景与现代科技,让观众能沉浸式观赏顶级舞者的专业呈现。主创团队对舞台呈现和舞蹈艺术的极致追求,共同成就了《舞千年》的艺术华章。
透过《舞千年》这一隅,我们能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有无穷无尽的优质内容等待发掘,古典艺术不再是史册和壁画里静止的记忆,也不是流行文化的“背景色”,而是舞台上独当一面的大主角。“出圈”的流量密码,就舞动在传统文化的指尖,闪耀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里。
【素材解读】
一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同样是选择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河南卫视打造的一档舞蹈节目《舞千年》亦是将传统与创造相融合,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心。精心选择,努力创造,我们就能为自己赢得成功,为自己的事业赢得未来!
【适用话题】
常规角度:与现代元素交融,传统文化依然熠熠生辉。
核心角度:不再是史册壁画,传统文化需要灵活呈现。
创新角度:坚守绝非不变通,创新让传统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