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要生动,首尾要呼应

作者: 周丽丹

细节要生动,首尾要呼应0

作文升格

文题亮相

岁月悠悠,如长河不息,每一滴水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诗行浅浅,似风中低语,字里行间跳跃着情感的火花。在时光的流转中,岁月与诗行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记录着人生的悲欢离合、梦想与追求。让我们漫步在这条由岁月铺就、诗行点缀的小径上,细细品味那些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瞬间,感受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怀与最美的风景。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原作雏形

岁月与诗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白帝城上方的天幕中,几缕曙光从众山中淌下,层云尽染,天空顿时成了一块大花布,裹住了还没完全苏醒的小城。城外,青绿色的江面荡起了波纹,浩浩荡荡的水流夹带着金黄与朱红向前奔流。一只小舟就行在这彩色的江面上,仿佛是在水和风的背上滑行。

迎着疾风,立在船头的他张开了双臂。风肆意地玩弄着他的衣袖,伴随着“哗啦哗啦”的声响,既像是海面上翻涌不息的白浪,又如同大自然为他量身定制的披风,为他平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颔下的白须,在风中轻轻颤抖,每一根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与沉淀。

今天,是李白返回江陵的日子。此时此刻,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仍然是那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

江陵这个地点,他恐怕这辈子都会牢记在心。因为,那是他年轻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开启的地点。四十年的辗转反侧,他最后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不知是巧合,亦或是命运的安排?

两岸猿声四起,很是热闹。他看着一座座青山被他甩在身后,前波推后浪,仿佛把他一点点往过去推。在这一刻,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他想起了自己在长安的那些日子,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与友人饮酒作诗,享受着生活的潇洒与自在。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却让他尝尽了失意的苦涩,那份颓败感,至今仍让他难以忘怀。

他突然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梦,充满了悲欢离合。如今,他虽已步入人生的下半场,但那份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却从未改变。他仍然沉浸在这场梦中,不愿醒来,因为梦里有他太多的回忆与期待。

船靠岸了。直到船夫的声音响起,他才从自己的思绪中暂时抽离。他下了船,一步步走向远方。他要去迎接“轻舟已过万重山”后的新世界,继续像展翅的大鹏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他无心于官场的尔虞我诈,无悔于山水间的颠簸流离,无憾于诗词上的才华横溢,他将继续坦荡一生。

升格指导

升格前的作文在细节以及首尾呼应上,仍有提升空间。

1.细节要生动。升格前的作文虽然对李白的归途和心境进行了描绘,但部分细节仍显平淡,缺乏足够的感染力。例如,在描述李白迎风而立时,可以增加对风力的具体感受;在回忆长安生活时,可以细化李白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这些细节的加入,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李白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

2.首尾要呼应。升格前的作文开头引用余光中的诗句引出了李白,结尾则描述了李白继续坦荡一生的决心。然而,首尾之间的联系仍不够紧密,缺乏呼应的美感。因此,升格文可以在开头部分增加对李白诗歌的赞美和对其人生的概括;在结尾部分,则可以再次回到诗歌和人生的主题上。这样的首尾呼应,不仅使作文结构更加完整,也深化了作文的主题。

升格佳作

岁月与诗行

蔡奕倩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他是盛唐的诗人,以笔为剑,以诗为酒,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白帝城上方的天幕中,几缕曙光如细丝般从群山的缝隙中淌下,将天空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裹住了这座沉睡中的小城。城外,碧绿的江水在晨光的照耀下泛起层层波纹,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金黄与朱红交织的波光在阳光下闪烁。一只小舟轻盈地穿梭在这如画的江面上,仿佛是在水和风的羽翼上滑行,留下一串串欢快的涟漪。

船头,李白迎风而立,双臂张开,如同一只即将翱翔天际的雄鹰。风如利刃,切割着他的面庞,却也吹散了他心中的阴霾;衣袖随风鼓胀,如同大自然为他披上的流动披风,每一道褶皱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不羁。那颔下的白须,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岁月的琴弦,弹奏着过往的辉煌与沉淀。

今日,是他重返江陵的时刻。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将在夜郎的荒凉中度过余生,却未料命运对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在花甲之年仍能如大鹏般展翅高飞。

江陵,这个名字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头。那里,是他青春梦想的起点,是他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辉煌记忆。四十年风雨兼程,他再次回到这里,仿佛回到了生命的原点,是巧合,也是命运的轮回。

两岸猿声此起彼伏,为这趟归途增添了几分生机。青山如黛,一座座与他擦肩而过,时间仿佛也在倒流,带他回到那些难忘的日子。他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回忆的草原上肆意驰骋。长安的繁华、友人的欢聚、官场的险恶……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又遥不可及。月光下,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伴随着诗句的吟诵,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长安的夜空。那是他最珍贵的记忆。

人生如梦,悲欢离合皆成过往。虽然他已步入人生的下半场,但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从未减退。他沉醉在这场梦中,不愿醒来,因为梦里有他太多的热爱与期待。

江陵,那个既遥远又亲近的地方,对他而言,既是归途的终点,也是新旅程的起点。距离虽远,但心却近在咫尺,因为他已领悟生命的真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喜悦与憧憬。

船缓缓靠岸,船夫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唤醒。他踏上了坚实的土地,一步步走向远方。他要去迎接“轻舟已过万重山”后的新世界,继续以诗为伴,翱翔于自己的天空。

岁月悠悠,诗行浅浅,李白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诗人——不畏风雨,不惧坎坷,以诗为剑,坦荡一生。

【浙江乐清市北白象镇中学】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细节描绘更加生动细腻,如“风如利刃,切割着他的面庞”等句,让读者仿佛亲历李白的心境变迁。首尾呼应巧妙,开篇以李白的诗酒人生引入,结尾则以他“以诗为剑,坦荡一生”作结,不仅结构严谨,更深刻展现了李白不畏风雨、执着追求的艺术形象。全文情感饱满,诗意盎然,是对李白诗意人生的一次深情致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