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作者: 吴佩仪

天空阴沉,黑云翻滚。我坐在一叶行舟上。窗外的倾盆大雨,那么急,那么沉,压得人喘不过气。

缓缓闭上眼睛。当年我诚心求教,跟随名师成连日复一日地打磨琴技。从前的日子多么的美好,我只专注于弹琴,与师傅探讨琴中的那些志趣,认真创作曲子。当我受到老师的言语启发,创下《水仙操》,名声大扬,获得了“天下第一琴师”的称号后,一切仿佛都变得不同了。人们仰慕我,钦佩我,赞美我精妙的技艺,谁又能懂我心中的所思、所念、所想呢?他们只一味称赞,却从未指出过乐曲的内涵。那些褒奖如同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我,令我的世界充斥着无趣与痛苦。

在昏睡的前一刻,我想:世界之大,何处觅知音?

一夜过去。樵夫将我送到汉阳江口岸,我站在岸边远远地观望着眼前之景:雨歇云散,碧空如洗,一弯彩虹横跨天际,似梦似幻。草木挂着晶莹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如钻。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芬芳,鸟儿欢歌,池塘水满,荷叶滚珠,好一幅雨润天清的自然画卷。

看着这等好景,我琴意大发。意到浓时,我神情专注,浑然不知身旁还有一人。一曲毕,站在我身旁的人出声:“弹的真不错,像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我讶然,除了师傅,还从未有人听懂过我的琴声。

我又弹奏了一曲,那人说:“这是在描述巍峨的大山啊。”我再弹,他说:“这是在描述潺潺流水啊。”就这样轮番几次下来,他所说尽与我心中所想分毫不差。

我这才转头望向他——破旧不堪的斗笠、风雨侵蚀过的蓑衣。我问那人:“你叫什么名字?”“钟子期。”

后来在汉江口上,我与钟子期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抚琴,他吟趣。可有一天,我再没有在汉江口上见到他,四处寻觅后,得到的消息却是:钟子期,已殒。

我痛苦之极,将琴摔坏,拉断了琴弦,终身不复弹琴。那天夜里,我反复想起他那一身蓑衣和斗笠。

在梦里,他对我说:“别来无恙啊,俞伯牙。”

知音难觅,后会无期,这下是真的无期了,钟子期。

●点评

习作通过环境描写慢慢引入,娓娓道来,帮我们回忆起乐师成长的经历,站在第一人称的视角呈现了主人公情感的内心独白和不为人知的过往;利用心理描写,巧妙设疑过渡,引出知音相见的情景,文白夹杂的语言,增添了作文的韵律美和故事感。全篇扩写别具匠心,仿佛将两位知己带到读者身边,极具画面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作者系江西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学生,指导老师:辛龙】

上一篇: 画框之外
下一篇: 久违的美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