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美好

作者: 王远博

儿时的夜那样的奇幻美丽,我爱它的神秘,爱它的寂静,爱它的美好。

记得小的时候,吃完晚饭出去散步是我的常态。我常会沿着村后的大堤,迎着皎洁的月光,清爽的微风,听着蝉鸣赏着月,缓缓走向远方……

岁月变迁,升入初中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夜里九点多放学,将近十点才到家,虽然路上有月亮与我相伴,可学习的压力使得我根本没有心思像儿时那样静下心来赏月。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我早早地完成了各科作业,顿觉一身轻松。闲来无事,我决定出门走走,尝试着找回曾经的美好。

走出门,新鲜的空气灌入我的肺腑,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我来到村后的大堤,沿着过去走过的路向上走去,爬上大堤,来到堤坡处面向沁河坐下。夜是那样的宁静,周围没有刺眼的灯光,只有柔和的点点星光伴随左右;没有喧闹的汽车鸣笛声,只有悦耳的虫鸣;没有高大遮天的混凝土钢筋建筑,只有远处隐隐约约的高山……微风轻拂,带来河水的湿润气息,草丛中偶尔传来几声蛙鸣,仿佛在应和着虫儿的歌唱。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久违的宁静,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停滞,带我回到了儿时的夏夜。

我看向沁河,它正静静地流淌着。水面如镜,水中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也许那里也有一个愁眉不展的少年,坐在河边,迎着微风,希望它能带走自己的愁绪。

看着这久违的美景,我急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这里带给我的只有安逸与美好,我好像理解了古人喜爱隐居生活的原因。

腕上的手表准时响起,提醒我该回家了。我站起身,打了打身上的尘土,收拾好心情,转身向家走去……

●点评

作文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小作者对儿时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压力的无奈。习作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通过对比儿时的悠闲与现在的忙碌,突出了成长带来的变化。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又富有画面感。结尾处,小作者通过手表的提醒,巧妙地回归现实,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系河南沁阳市第二中学学生,指导老师:王金娣】

上一篇: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