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要细腻,行文要连贯
作者: 王瑞华文题亮相
毛毛虫在茧中经历痛苦的蜕变,最终化身为美丽的蝴蝶,谱写自然界最动人的生命赞歌;人类从学会直立行走到自由遨游太空,从使用结绳记事到发展人工智能,上演了一场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个人的自我突破又何尝不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科学家的每一次实验,都是在突破认知的边界;艺术家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在突破表达的桎梏;攀登者的每一步向上,都是在突破体能的极限……
请阅读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原作雏形
跨越
期中考试的间隙,我正恶补着地理知识。突然,体测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我无奈地下楼,同时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体测的大部分项目能够勉强及格。
跳远场的细沙在阳光下闪烁,沙粒钻进鞋中,每一步都硌着未褪的复习焦虑。我机械地摆臂、腾跃,沙坑扬起金色的烟雾,及格线仍遥不可及。想到接下来的五十米跑道,更觉挑战巨大。
站在第五跑道的起跑线上,十月的风灌满校服。左侧女生在拉伸,右侧健将擦拭钉鞋,而我看着泛白的鞋尖,想起地理图册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预备!”体育老师的声音响起,我听到胸腔里沉闷的回响;发令枪响,阴山山脉、季风区的景象与我一同奔跑。
三十米处,塑胶颗粒的焦灼气息袭来,身旁选手领先,尘粒让我想起黄土高原的知识。摆臂间,前方三十米的白线似地理老师划下的及格分水岭。
最后十米,肺叶在胸腔里燃烧,钉鞋的银光闪烁。冲过终点,“9秒45!”我恍惚看见太行、燕山山脉交错,自己从褶皱中破茧。
汗水在地面洇出长江水系形状,预备铃响起如胜利号角。回到教室时,地理图册仍在秋风中轻轻翻动,那些象征海拔的数字化作跑道刻度。人生就是跨越心中的地理分界,逆风翻山越岭,天堑也能成坦途。
●升格指导
升格前的作文讲述了小作者在期中考试复习期间突然面临体测,特别是五十米跑从不及格到及格的过程,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有起承转合,但是字数不符合文体要求,且在情感表达和作文连贯性上仍有提升空间。
1.情感表达要细腻。情感是文字的灵魂,细腻则是这面灵魂之镜最珍贵的特质。细腻的情感描写是对人性最真诚的观察与表达。升格前的作文中也有对体测时心情的描写,但是张力不够,还可以进一步刻画。例如,为了体现发令枪响瞬间小作者内心的紧张,可以增加一些富有动态、具体可感的词或短语;在描写最后十米冲刺时,可大胆发挥想象,为后文营造诗意空间,如“肺叶在胸腔里燃烧成赤红的晚霞”,将“肺叶”比作“赤红的晚霞”,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共鸣,暗示生命能量的释放与升华。
2.作文整体要连贯。作文行文连贯能确保读者阅读的流畅体验,还可以深化主题表达,增强作文吸引力。升格前的作文以地理复习开头,接着引入体测,行文过程中也有对地理事物的描写,作文结尾再次提到地理图册,首尾呼应。但若从细处着手,会发现作文线索不够鲜明,从而导致情节不够连贯,读起来有些生硬。可以在文中设计两条线索,让地理与体测双线交织,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如将“五十米跑道”比作“陡峭的悬崖边缘”,发令枪响时,将小作者内心的感受比作翻滚的季风区的云雨;三十米处仿佛看到了地理老师笔下的及格分水岭;最后十米,将自己化作蝴蝶,即将在山脉褶皱的深处破茧而出;冲刺成功,小作者内心的喜悦如同干旱区久旱逢甘霖的滋润,清新而畅快……结尾再添“地理图册在秋风中轻轻翻动”这一细节,与开头遥相呼应,暗示小作者心情的变化。
升格佳作
跨越
◎陈晓庚
期中考试前夕,我正伏在课桌前与地理图册“对峙”。太行山的褶皱还盘踞在视网膜上,发令枪的轰鸣却猝然撕裂了复习的帷幕——要体测了。攥着地理笔记的指尖微微发白,我像被推上战场的士兵,踉跄着走向鲜红的塑胶“战场”。
跳远场的细沙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沙粒钻进运动鞋的褶皱,每一步都硌着未褪的复习焦虑。我像被命运拨动的指针,机械地摆臂、腾跃,沙坑扬起金色的烟雾,模糊了及格线上那抹若隐若现的白漆。此刻我方才惊觉,五十米跑道才是真正的断崖。
站在第五跑道的起跑线上,十月的风灌满校服。左侧三道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在拉伸,她的小腿肌肉绷出流畅的弧线;右侧的短跑健将反复擦拭钉鞋,金属钉与跑道摩擦出细小的火花。我低头看着自己泛白的运动鞋尖,忽然想起地理图册上那道横亘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之间的黑色分界线——此刻正勒在我的脚踝上。
“预备!”体育老师的声音像拉满的弓弦。我听见胸腔里沉闷的回响,那是未背完的地理知识在左冲右突。发令枪炸响的瞬间,钉鞋的锐响与地理概念同时迸溅:阴山山脉的左臂在来回摆动,季风区的雨云在急促的喘息里翻滚。
三十米处,塑胶颗粒的焦灼气息窜入鼻腔。身旁的钉鞋选手已领先半个身位,他身后扬起的尘粒扑在脸上,让我想起地理试卷上总也记不住的黄土高原粒径参数。摆臂带起的风掀起额前碎发,我看见前方三十米的白线正在晨雾中浮动——或许那不是终点线,而是地理老师用红笔划下的及格分水岭。
最后十米,肺叶在胸腔里燃烧成赤红的晚霞。钉鞋的银光在余光中忽明忽暗,像地理图册上标注矿藏的星点符号。当胸脯撞断终点线的一刹那,我恍惚看见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在眼前交错隆起,而自己正从褶皱深处破茧而出。
“9秒45!”计时器的电子音惊醒了地理版图上的所有等高线。我弯腰撑着膝盖,汗水在地面缓缓洇开,勾勒出长江水系般的蜿蜒轨迹。远处,教学楼传来的预备铃声,此刻听来却像胜利的号角。原来当季风翻越了那道黑色的分界线,干旱区也会降下甘霖。
回到教室时,地理图册仍在秋风中轻轻翻动。我抚过太行山起伏的轮廓,忽然发现那些曾让我望而生畏的海拔数字,此刻都化作了跑道上的刻度。或许人生就是不断跨越自己心中的地理分界,当季风携着水汽翻越山岭,再险峻的天堑也会在奔跑中化作坦途。
【山东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细节描写更加细腻,比如沙粒的触感、钉鞋的火花、山地的形状等,增强了场景真实感。作文将地理复习与体测经历深度融合,用山脉、分界线等地理名词隐喻体测挑战贯串全文,首尾的“地理图册”形成呼应之势,使作文结构更加严谨。文末将体测经历升华为突破人生界限的隐喻,赋予平常小事以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