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显智慧,巧构骨架蕴深意

作者: 李书军

范本呈现

萝卜花

◎丁立梅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地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蛋,土豆丝炒猪肉。

女人30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就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盒子里的,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吃饭时间,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的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望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了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提起萝卜花,大家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选自《低到尘埃的美好》,有删改)

技法提炼

1.围绕主题,立意从小角度切入。

“以小见大”是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这种手法通常以生活中平凡细微的小事、小细节、小物件、小人物为载体,往往能“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大思想。就像郁达夫说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构思时,既要细致入微地审度小处,又要高瞻远瞩地着眼大处。选文便是以“萝卜花”这一小事物为切入点,凸显主题。《萝卜花》中的女人在丈夫瘫痪、生活陷入困境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摆摊卖小炒,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家庭。精心雕刻的萝卜花,不仅是她维持生计的手段,更象征着女人内心的坚强与美好,这些萝卜花不仅开在了顾客的饭桌上,更开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传递着希望和美好。

2.叙述有波澜,写作有“骨架”。

作文,尤其是叙事性作文,平铺直叙,见首知尾,只能败坏读者的兴致,读来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安排好写作顺序,才能扣人心弦。《萝卜花》以顺叙的方式讲述了女人摆摊卖小炒的故事。从女人在小巷里开始摆摊到她的生意逐渐兴隆,再到后来开起酒店,整个叙述过程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在顺叙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插叙了女人过去的家庭变故,通过回忆的方式补充了女人过去的故事,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通过顺叙与插叙的结合,加之对主题的深刻提炼与升华,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得以显著提升。

学以致用

这感觉,妙极了!

◎李昊洋

明灯一盏,纹枰一方,棋子数粒。方寸之间,蕴藏乾坤万象。棋盘,便是我成长的一方天地。

犹记幼时,同龄人均沉醉于绘画的缤纷世界,我却独爱那黑白二子的交错往复。于是,我开始跟随师傅学习对弈。每当我瞥见对方孤悬的棋子,便想一举拿下,却不料因此陷入了对方精心布设的陷阱之中。在我百思不解时,师傅说:“贪吃不可胜利,当纵观全局,谋定而后动。”是啊,在我沾沾自喜吃掉对方棋子时,对手早已悄无声息地将我的大片领地包围,待我惊觉时,为时已晚。

与围棋同行,我学会了观大局,这感觉,妙极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棋艺日益精进。奖状堆叠如山,我却变得愈发谨慎,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每逢关键赛事,我总是犹豫不决,结果便是在与对手的激烈较量中遗憾落败。师傅洞察到了我内心的挣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围棋之道,表象为与人对弈,实则乃自我挑战与超越的历程。”闻言,我忆起儿时学习围棋的时光,那时的我全然沉浸于棋子间的激烈交锋,不为胜负所累,只是单纯地享受那思考谋略的奇妙过程,从中品味出无尽的乐趣。原来,我真正需要战胜的,并非对手,而是内心对胜利的渴求与对失败的恐惧。

与围棋同行,我学会了观自我,这感觉,妙极了!

时光荏苒,学业逐渐加重,令我难以喘息。此时,棋盘再次缓缓而来。我一手执黑棋,一手执白棋,摩挲着温润的棋子,模拟名家棋局,在阵营的路线中穿梭。在这思索中,我突然领悟了“辩证转化”之理。黑与白、进与退、动与静,于绝境中求生机,于败局中寻破绽,于矛盾中觅平衡。我恍然大悟,下棋之道,亦是人生之道。无论学业的压力有多大,我都可以在棋盘中觅得一息自由。

与围棋同行,我学会了观哲思,这感觉,妙极了!

棋子之小,乾坤之大。与围棋同行,我学会了观大局、观自我、观哲思,我走的每一步棋,皆是我成长旅途中前行的印记。下棋的感觉,妙极了!

【山东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

●点评

本文以“围棋”这一小事物为载体,巧妙地将个人成长的感悟融入其中,以小见大,情感真挚。作文通过三个阶段的叙述,展现了小作者在围棋道路上的思考与成长,从观大局到观自我,再到观哲思,架构精巧,层层递进,展现了小作者对围棋深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习作结构清晰,语言流畅,通过“围棋”这一主题,展现了小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的自信与坚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