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灵魂自救之旅

作者: 倪琪涵

苦难中,自己挖掘光亮,来填补灵魂的期望。病中间隙,断续笔触,这本《病隙碎笔》与以往读过的书大有不同。从中我看到了一个人、一种精神、一个虽已沉入暮色却从精神维度重新升腾的灵魂。

史铁生在这本书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于病痛中对世界进行审视。他无时无刻都在被病魔反复折磨着,却在疼痛褶皱里绽放出澄明的人性之花。他在扉页写下的“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或许正是对他的人生最朴素最艰难却又最容易的期待吧。全书贯串着他的期待,对生命、对艺术、对爱情、对文学……可恍惚之间,上天似乎又将连绵的落寞倾泻于他的命途。他该如何活出来?他该如何面对苦难?在这复杂之中,他毫不后退地去找寻自己,找寻真实,找寻对人生最好的注解。

“视他人之疑目为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史铁生将自己的独立与执着刻在了这段话中。他的人生自救之起点,首先在于脱离他人之疑目,换上夜路之装,洒脱启程。灵魂自救的本质,恰是透过肉体残缺的裂隙窥见永恒星光,而这从残缺走向圆满的自救之路,正是史铁生用写作铺出来的。“写作是鲜活的生命在眼前的黑夜中问路”,《病隙碎笔》是在病中所作,却处处不见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病的无奈,而是用那安详智慧的文字慢慢地发问。他在文中把自己和“史铁生”剥离开来,将孤独淬炼成与永恒对话的暖意。可能在别人眼中,这是一种新颖的写作方式,来展现生命的神奇与顽强,但在史铁生心里,这是生命的自救之旅,走过写作,摸着心坎,道下心流。

病中的苦难让他体验到了,那些睿智的悟念也让他表达了。当我们在幽暗中寻找绽放的可能时,他的文字早已化作漫天星子,接续着每个寻找光亮的灵魂。

●点评

作文语言富有诗意,见解深刻。文中“鬼火夜路”的隐喻,凸显了史铁生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决心,而“从残缺走向圆满”的观点则巧妙地将肉体的痛苦转化为精神的升华。结尾“化作漫天星子”的升华,将个人苦难升华为照亮人类精神困境的永恒之光,使文本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

【作者系浙江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学生,指导老师:张芳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