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导写之怕

作者: 焦揽月 陶晴

文题亮相

人的一生,有时会被“怕”所笼罩、所胁迫。怕被蛇咬,怕被狗追,怕在漆黑的暗巷走路,怕辜负父母的期望,怕考试成绩不理想,怕努力过后没有好结果,怕旁人不懂自己,怕好心办坏事……心里有怕,敬畏常往。

请以“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思路导航

1.内容要充实。如何把“怕”写实?我们可以直接采用心理描写,通过想象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如“我好像看到……”“好像听到……”;也可以通过个体外在的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内心的恐惧;或把故事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通过周边的环境来营造“怕”的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

2.主题要升华。作文可以写怕黑、怕失败等个人经历,不仅要突出“怕”这一主题,还要对“怕”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心里有怕,敬畏常往”告诉我们,“怕”虽然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要思考:“怕”是如何推动我们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克服恐惧的;“怕”是如何让我们学会敬畏生活,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的。

3.形式要创新。作文既可以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记述一件事,也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如通过时间顺序,由浅入深地叙述自己害怕的几件事情,思考“怕”对自己人生的意义。

佳作展示

惧独之心,成长之翼

◎蒋宇钢

清晨,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校园的道路上。我背着书包,独自走在通往教学楼的小径,心中被一种深深的恐惧紧紧攫住,那是对孤独的极度畏惧。

坐在教室里,我将自己隐匿于书本之后,试图寻得一方能躲避外界目光的小小天地。每当老师清脆的点名声响起,刹那间,周围所有同学的目光便如一道道灼热而刺目的探照灯,齐刷刷地射向我。每一次起立回答问题时,我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冰冷的审判台,手脚冰凉、心跳如鼓。这种恐惧,犹如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紧紧束缚,我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无论怎样挣扎,都难以寻得突破。

夜幕好似一块巨大的、令人绝望的黑色幕布,缓缓降落在我放学回家的小道上。只有幽微的月光透过树梢,洒下几缕黯淡的光影。我抬头望向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宛如一位冷艳的仙子,静悬夜空。她默不作声,却用柔和的月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原来孤独并不可怕,就如同这天上的明月,能让我探寻到真正的自己。我渐渐领悟到要与孤独“和平共处”,学会在孤独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重塑自我,思索至此,我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主动与同学们交流,课堂上也积极参与讨论,甚至还主动承担班级中的一些事务。我逐渐发现,原来与他人交往并非想象中那般恐怖,反而能给我带来愉悦,让我有所收获。

那颗曾经对孤独充满畏惧的心,如今已然化作我成长之翼上的一羽。我学会了在孤独的天空中振翅高飞,用自己的翅膀去追寻那片独属于我的蓝天。现在的我变得愈发开朗、自信,懂得发掘并认可自己的价值。

回首过往,我深深感激那段孤独岁月,正是那段日子,让我学会了直面恐惧,勇敢地迈出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正是那段日子,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翅膀,得以在成长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惧独之心,已然成为我的成长之翼,引领我飞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点评

习作语言优美,表达流畅。直白的心理描写、夜晚孤独意境的营造和生动的比喻修辞,都细腻地刻画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害怕。主题清晰,意蕴深远,通过明月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很好地传达了“孤独并不可怕”这一主旨。小作者围绕“惧独之心”与“成长之翼”展开,深刻地表达了对“惧”的思考和领悟。

怕,成长路上的一抹底色

◎邵乔婧

小时候,我眼中的世界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处处充满着快乐与惊喜。然而时光流转,我慢慢发觉,在生活中,“怕”如影随形,像一条潺潺的溪流,悄悄流淌过我成长的岁月,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抹底色。

伤春悲秋,怕美景逝

院子里,那盛开的海棠花是我的最爱。春季,它宛如一位盛装的仙子。微风轻拂,一瓣粉红悄然落在书页上,鼻尖萦绕着淡雅的花香,我的心中满是沉醉。但突如其来的暴雨像一个无情的侵略者,瞬间将这美好摧毁,花瓣散落,一片狼藉。我担心这美好的一切从此消逝,急忙俯身拾起残瓣,但我知道这是徒劳的。自那以后,每到花开之时,我都会拿起画笔,小心地勾勒出它们娇俏可人的模样、满含欣喜的神态、傲然挺立的身姿……我要让它们永远留在纸页上。因为害怕错过美好,我学会了用心去感知自然中的细微,领悟到美好易逝,要珍惜当下的道理。

毕业之际,怕挚友别

时光蹁跹,岁月倥偬,毕业季悄然而至。“怕”在此时变成了与挚友分离的惶恐。回想往昔,校园里的每一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畅谈梦想,爽朗的欢笑声仿佛还回荡在校园的上空。我害怕往昔的美好会变成缥缈的回忆,随风而散。于是我买来一本纪念册,小心翼翼地封存起那些曾经的欢乐与泪水,想将友谊永远定格。但我渐渐明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道理,学会了珍惜与释然。与朋友相聚时要倾心相待,而分离时则要真诚祝福。

亲情难舍,怕亲人离

幼时,太奶奶占据了我的整个童年,她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总是陪我玩耍,又似一座温馨的港湾,在每一个黑夜陪伴着我,给我无尽的安全感。然而,病痛像恶魔一样缠上了她。她的面容变得憔悴,行动也愈加迟缓。看到她坐在那把陈旧的藤椅上,满脸写着疲惫,我的心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无数个夜晚,我仿佛看到了太奶奶离去后的空荡屋子,那把藤椅孤零零地放在那里,阳光洒落,只剩无尽的悲凉。于是,我常常陪伴在她左右,给她讲校园里的趣事,看着她脸上露出笑容;为她捶背揉肩,听她唤一声悠长舒缓的轻叹。我用陪伴对抗这种“怕”,在这份“怕”中,我学会了担当,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怕”,为成长赋彩,它像一张用忧虑织成的网,又似一幅用恐惧绘制的感恩之图。“怕”在生命的长河中慢慢沉淀,塑造了我生命的厚度,成就了我灵魂的深邃,成为这漫漫人生中精彩的底色,永不褪色。

●点评

习作选取三个动人场景,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怕景逝”,对自然之美的留恋;“怕友别”,对友谊的珍惜;“怕人离”,对亲情的珍视,这些都是小作者珍贵的成长体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发深思。

【湖南浏阳一中高新区实验中学】

上一篇: 风土人情
下一篇: 求知好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