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要“新”
作者: 余知简范本呈现
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段立国
金秋十月,神舟十七号出征太空。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年龄最小的唐胜杰不到34岁,从坦克兵到空军飞行员再到航天员“三连跳”的江新林35岁,两度造访中国空间站的汤洪波48岁。他们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成长为航天员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进德修业、弘毅笃行、逐梦青春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再一次清晰而有力地告诉我们,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便不乏人生出彩的机会。
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人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内在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青年的人生道路风景无限,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养等“内功”方面的深厚修为,极易憾失机遇、受挫于困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练好“内功”,是青年更好利用外部条件干事创业的坚强底气,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
练好“内功”应修德与增才并重。德与才,是青年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两驾“马车”。以德润身,才华方能适得其用;以才为辅,德便能更好发挥成效。德与才有机统一,德始终发挥统帅作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和人民选贤任能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青年琢玉成器的内在持守。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层出不穷、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这对青年干事创业的德才双修提出了更高要求。锤炼品德修为,应始终将爱国作为青年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对国家、人民、民族之爱愈深沉,青年愈能将“小我融入大我”,锚定人生发展的正轨而不随波逐流,愈是能够以刚健勇毅的坚强意志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增长真才干,应着力求得真学问、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认知水平紧跟时代发展之需,增强驰而不息的青春之力。
练好“内功”志在笃行致远。青年练好“内功”,应力求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朝气蓬勃是青年人的鲜明精神标识,青年时光是人一生中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德才业互促,致力于“改变世界”,如此才是青年练好“内功”的目标所向。广大青年遍布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若人人能将各自的岗位作为实现报国之志的奋斗舞台,站稳人民立场,敢担当肯作为,就一定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奉献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重任。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青春之中国也必为青年提供青春之舞台。唐胜杰在采访中说:“中国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在短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国强则少年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年轻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青年人生逢其时更应不负时代,练好“内功”,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中国增光添彩。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5日)
技法提炼
1.论据的时效性
论据的时效性是看论据与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程度是否紧密。时效性强的论据能够有效反映当前的社会热点和主流趋势,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在选择论据时,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时事新闻、热点话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将这些新鲜素材融入文章中,增强文章的时效性。
2.论据的独特性
论据的独特性是指论据在观点表达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独特的论据能够避免文章落入俗套,使观点更加鲜明。获得独特论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深入挖掘历史典故和名人逸事,从中提取与文章主题相关的素材;②关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所提出的观点,并从中汲取新颖的见解做论据;③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中提炼出独特的论据。
3.论据的创新性
论据的创新性是指论据在表达方式和角度上的创新。创新性强的论据能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为读者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实现论据的创新,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①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观点具象化;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③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将跨学科思维融入论据中。
学以致用
拼搏奋斗致青春
◎戴曹炜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怎样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才会无怨无悔?是安逸享受,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伟大的精神背后都有坚定的信仰作支撑。“大国工匠”郑志明干了26年的钳工,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他利用手工锉削可将零件尺寸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手工划线钻孔的位置误差可控制在0.02毫米以内,任何复杂、精密的设备,他都能准确地完成。以汇流江河为信仰,溪流奔涌不息,故而充满向前的力量;以报效国家为信仰,郑志明从不止步,故而充满磅礴的力量。信仰扎根在心中,行动就能拥有力量!这是于拼搏奋斗中获得的信仰的力量。
突破是破土而出的草、直入天际的松、凌寒盛放的梅。长江第一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举行首航仪式,这标志着长江船舶在清洁能源作为船舶推进动力选用方面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华为新一代旗舰手机引发广泛关注,一台手机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本身就传递出一个信号——矢志创新的中国企业不会被外界的压力轻易击倒!突破眼界的局限,就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非凡远见;突破畏缩的心理,就能拥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胆魄。这是于拼搏奋斗中明白的突破的意义。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历练是最好的成长。回想奥运会赛场上的体育健儿们,气场沉稳,一枪决胜负的杨倩;在惊天一举中逆风翻盘的谌利军;跑似疾风,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每一位冠军的诞生都需要经历时间的精心打磨,需要在实践中千锤百炼。我们在历练中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在历练中拥有探寻真知的睿智,在历练中拥有积极求变的决心,在历练中拥有团结协作的能力……我们在历练中难免会遭遇百般险、千般苦、万般难,但相应地也能积攒“经验值”、增强“战力值”,逐渐成长为不惧风雨、奋力生长的“参天之树”,成长为能堪大任、不负使命的栋梁之材。这是于拼搏奋斗中懂得的历练的价值。
人生在世,当以“拼搏”。青春年少,唯有奋斗!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抓住时间,乘风破浪,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
无拼搏,不青春!无奋斗,不青春!
【江苏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点评
这篇作文选材新鲜、典型,材料紧扣作文主旨,体现出论证的严谨性。开篇提出问题,激起读者好奇心,促使其读下去。随后引用大量事例,在二、三、四段中点出我们可以从拼搏奋斗中获取信仰的力量、明白突破的意义、懂得历练的价值,最后回答开头问题,并呼吁大家静下心来抓住时间拼搏奋斗,并发出“无拼搏,不青春!无奋斗,不青春”的倡议,论据能够充分体现时效性、独特性和创新性,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