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记事之 逻辑清晰
作者: 苗文娟
范本呈现
斗蚊记
朱成玉
18岁的时候,我恨过一只蚊子,恨之入骨。
一只蚊子。是的,我确定,仅此一只。前半夜没有睡踏实,没有让它得逞,可它像个念经的和尚,隔几分钟就跑来耳边“嗡嗡嗡”地诵一段经文,直让人恨得咬牙根儿,起身点灯,妄图找到并结果了它,可是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行踪诡异,闭灯它出来,开灯你就怎么也找不到它。任凭你瞪大眼睛挨个角落搜寻,也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好闭了灯接着睡,祈祷它不再出来敲它的木鱼。可那蚊子执念深重,不喝到我的血哪肯罢休,迷迷瞪瞪中感觉到那家伙又出现了,飞到我的左耳边念起大悲咒,一个巴掌拍过去,以为拍死了它,没等高兴呢,又飞到右耳朵边念起金刚咒,又抡起右手,猛地又是一巴掌。仿佛自己面对的已不是一只普通的蚊子,而是有了些许仙味儿的得道高僧。这一晚,“啪啪”地不知道给了自己多少巴掌,像一个犯了多大错的人,在那吃后悔药呢!可就算把自己拍到耳鸣,拍到眼冒金星,还是免不了被叮咬的结果,那一刻,我诅咒全世界的蚊子都死光,哪怕因此让自己折寿都在所不惜。
蚊子吃饱了,找地方消化去了,我却开始了痒痒挠的营生。迷迷糊糊总算睡着了。
天还没亮,我还是被痒得受不了,醒了。“不行!”我忽地坐起来,我要找到它,我要报仇,我要把这该死的蚊子碎尸万段!这有点儿像堂吉诃德与大风车决斗的架势。在窗帘后面的墙角,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罪魁祸首,挺着鼓鼓的肚子,正美美地睡着。我所有的愤怒都集中在一只手掌上,一记“朱砂掌”拍过去,真的就朱砂飞溅了,高僧圆寂,洁白的墙上瞬间开出一朵血淋淋的梅花来,以示缅怀。
父亲听到我在屋子里噼里啪啦的,走进来,看到我头发蓬乱,眼圈发红。料定是被蚊子叮咬了,赶紧给我抹了点儿牙膏,从小到大,父亲一直用这法子给我止痒。我恨得不行,甚至有些激动地和父亲说着我的怨言。“别让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影响了你的情绪。”父亲说:“它咬你是半夜里的事儿,可现在,你仍然被咬着!”
是啊,父亲的话让我猛醒,我们生活中不经常会有这样那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吗?这些小事儿不是和被蚊子叮咬一样吗?实在不值得大动肝火,如果被那样的事情叨扰了,大不了就挠挠痒,过去就算了。
“你看,你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看看窗外。”父亲正在指给我看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它红得耀眼,像一个巨大的蛋黄,金灿灿地冒出头来。它是所有人的蛋黄,是所有人的精神早餐!
是啊,很久没有看过日出了。高考落榜以后,每天早上习惯了睡懒觉,如果没有这只蚊子,我还不可能起这么早,也就看不到美轮美奂的日出了。是它使我成了那一天最早看见日出的人之一。借着那晨曦的光鲜,我的脸跟着生出红晕,这一次,不是因为愠怒,而是因为感恩,感恩父亲的正面引导,感恩蚊子的反面说教。
就是从那天起,我拿起笔,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现在看来,那次高考落榜,于我来说,也不过是被蚊子叮咬了一次而已。
18岁以后,我没有恨过一只蚊子,尽管还是一再地被它们叮咬。可是生活中,有谁没有被蚊子叮咬过呢?还好,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扰乱的只是我的一小段时光,岁月并没有被它咬瘦半分。
(选自《朱成玉最美散文集》)
技法提炼
1.结构清晰,紧扣主题
本文开头“18岁的时候,我恨过一只蚊子”,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尾“18岁以后,我没有恨过一只蚊子”与开头相呼应,结构完整。中间部分,作者紧紧围绕“斗蚊记”这个核心事件,合理行文,设计好时间主线索、设置好过渡衔接段或句,然后有条不紊地展开具体的叙事和描写,这是成就一篇优秀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可见,只有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才能主题明确,富于美感。
2.内在关联,引出主题
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指记叙文情节要承上启下,环环相扣。中间在叙述故事时,要注意事件的连贯性,使文章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本文从“我”晚上由于被蚊子叮咬而睡不好觉到拍死蚊子的过程,完整地交代了开头提出的“恨过一只蚊子”的缘由,同时清晰地呈现了故事的脉络和内在联系。从前半部分的斗蚊事件,到由此引出与父亲的对话内容,再从斗蚊事件触类旁通到生活中的其他事件,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主题。
3.灵活运用,深化主题
记叙文写作中最重要的三种逻辑关系是“并列逻辑关系”“递进逻辑关系”“转折逻辑关系”。要想提升写作能力,锻炼这三种逻辑关系的使用非常重要。要先观察和感知、思考写作素材;其次灵活运用带有逻辑关系的句子、段落组合,并进行合理排列,即可写成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有助于深化主题。
学以致用
困于盛夏
郭梦晨
盛夏本是一个充满着期待和美好的季节,有人在盛夏奔赴理想,有人在骄阳下邂逅青春,亦有人在海风里收获喜悦。可我却讨厌夏天,那是一个充斥着我的胆怯与自卑的季节。
上小学时,我因经常在烈日下奔跑,晒成了一个“小煤人”,身边充斥着无数嘲笑,年幼的我被这些如洪水般的不善意言论淹没。于是,长裙逐渐被裤子代替,打开衣橱也是清一色的长袖,我也逐渐变得自卑。
初二时,我凭着对辩论的兴趣,成功加入了辩论社团。但初到那里时,我长久以来的自卑和胆怯让我喘不上气,我困于情绪,无法脱身。于是,我在课后向老师提出了退团。夕阳的余晖被无限拉长,亦如我心中的惆怅。“为什么?我觉得你很适合辩论。”一句简单的话,乘着盛夏燥热的风在我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那天我和老师在夕阳下聊了许久,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打湿了我的衣衫,许多话语我已记不清了,但我始终记得那句:“你不要否定自己,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那一刻,一束光照进我的心房……
之后,我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辩论中,并认识了属于我的“小太阳”——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女生。记得刚见到她时,便听到她对着老师提出了一大堆天马行空的问题,这些问题或离奇或有趣,别有一番趣味。我记得她温暖的怀抱,记得她对我不加掩饰的赞美,也记得她为我擦拭泪水的手……还有他,他是我的队友,一个理性的人。初见时,我并不喜欢他,只记得他总是在反驳我的观点。但后来我慢慢感动于他对我的安慰,记住了每次遇到困难时的有求必应,也记住了一句句诚恳的劝说……过去的自卑与胆怯逐渐在太阳的光耀下遁藏。
终于,我站上了辩论台。在格外刺眼的灯光和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下,胆怯又一次企图作祟,泪水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突然,一双手出现在了我朦胧的视线里,那是一份不属于我的辩稿,在辩论稿的右下角,赫然写着“加油”两个大字。目光转至台下,平日里严格的老师给我做了一个打气的手势;我的好友正举着相机拍着什么,我知道,我是相机聚焦的对象。眼中的泪水逐渐被坚定的信念取代,世界重新变得光亮……
辩论比赛圆满结束,落日的阳光洒在了每个人身上,映着每个人的脸颊暖洋洋的。我本想用相机拍下来,但相机却在多次记录美好时光后电量耗尽,陷入了沉睡。现在想来,也不需要相机了,那画面已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原来,夏天不只有嘲笑和自卑,还有橘子味的汽水,互相挽着肩的少年,地上长长短短的影子以及属于我们的美好记忆。
我想我永远被困在了那个夏天,被困在了属于我的温存中。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点评
本文属于成长感悟类的叙事文,记叙逻辑清晰。全文首尾呼应,从开头的“讨厌夏天”到结尾“我永远被困在了那个夏天,被困在了属于我的温存中”,结构圆合。中间部分有详有略地写出了参加辩论赛的前后过程,特别是小作者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自然地引出中心,抒写少年成长的真实心声,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