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填充内容 人景相互映衬
作者: 谭仕宏文题亮相
阅读丰子恺的小诗《豁然开朗》(节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你若爱,
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
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
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
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
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原作雏形
成长在于坚持
窗外,一截细小的桂树枝被风不停地吹动着,若不是它咬牙坚持,大概已无力开花了吧。(以景物描写开头,新颖但不够切题。)
考试日日逼近,我夜夜刷题,但成绩依旧如死水般沉寂,一点儿波动都没有。母亲知道我内心忧愁,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看着我的作业和试卷,表情毫无变化。(对母亲、父亲在对待“我”成绩上的不同反应刻画的力度不够。)哎呀!烦死了!难道我的努力就这样一文不值吗?我难道真的就是一根开不出花、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树枝吗?拖着沉重的脚步,我来到窗前,希望迎面而来的清风能将这些忧愁吹散。
咦,那是?我看见桂树枝的侧面点缀着几点新绿,很小,几乎看不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呵,它可真执着,然而,花期马上就要到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我在心里默默地嘲讽着,拉开椅子坐下,不再看它。我还是再“啃”几道几何题吧。(对“我”的心理状态的刻画不够深入。)
又一个夜晚,那晚的天空格外美,淡淡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树枝上……到处都被染上了银色的光晕。那树枝上的花骨朵似乎也有了灵气,开出了一朵小花,看似柔弱却无比顽强。是它,那朵开得最茂盛、最引人注意的花!它竟真的开出花来了,还如此特别!(对桂花盛放的姿态应具体描绘,要写出此花是如何为“我”状态的转变提供巨大的心灵力量的。)
调皮的风儿将桌子上的资料吹掉了,我弯腰去捡,一行行整齐的字迹出现在我眼前。我这才回过神来——这些都是我的心血。花儿不语,却日夜坚持,从未停歇;时光不语,但它什么都知道,它看到我每晚亮灯刷题的身影,记得我每次失败后的重新站起,更懂得我的每份坚持。
我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树枝,坚持到底,就是花开之时。(结尾对全文进行收束,但扣题不精准,缺乏升华点。)
升格指导
原作中,小作者将未开的桂花与自己的成长历程结合起来,将桂花开花的过程与自己从颓然不振到重整旗鼓的心态结合起来,着实亮眼。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对作文细节的处理有所欠缺,使作文动人心魄的表达效果大大降低。要想使作文内容丰富充实,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要突出人物细节。细节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若细节描写得简略,文章便如一个五官模糊的泥人,空有姿态,没有灵魂。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若按照我们日常的写作风格会改写为:“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心情不好。母亲进来了,让我去看菊花,我问她什么时候,她告诉我明天,我答应了,她听了很高兴。”此段文字读来平平无奇,激不起读者半点情感的涟漪。因此,史铁生是这样写的: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准备。”这里增加了对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母亲的形象立马饱满起来了。回归原作,小作者道出自己当前的状态如同开不了花的桂树枝,认为自己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但对自己的心理、动作等能突出表现自己颓废、无奈的状态的描绘力度明显不够。修改时,建议将自己此时的状态细腻地刻画出来,这样有助于为下文的感情张本。
第二,要充实景物细节。景物描写是叙事类文章充实内容的两大法宝之一,不仅可以增强作文的故事感,还能让情感的抒发水到渠成。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对菊花的刻画:“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不仅将菊花热烈的生命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还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深藏其中。以原作为例,“桂树枝”是小作者情感的载体,无论是没有开花的状态,还是历经波折,终于结出了小小的花骨朵,都应突出桂树的特征。修改时,建议多角度观察,找出桂树给予“我”力量的某一特征。此外,还应注意“月夜”这个大环境,要借助这一环境凸显“我”此时的心理状态。
升格佳作
成长在于坚持
◎唐萱晶
窗前一段细小的桂树枝在风中不断地摇曳着,怯生生的。若不是它咬牙坚持,想必它与我大概都无力开花了吧。
考试日日逼近,我夜夜刷题,但成绩却如死水般泛不起半点涟漪。母亲知我内心忧愁,什么也没说,可望女成凤的期盼在眼底深深地压抑着;父亲看着我的作业和试卷,没有什么表情,但失望的叹息声却接连不断。难道我的努力就这么一文不值吗?难道我就是一根开不出花的树枝吗?拖着沉重的步伐,我来到窗前,就让这迎面的清风把我心中的忧愁都吹散吧。
咦,那是?不远处,干褐色的桂树枝上凸出几点瘦弱的绿,小到几乎看不到。我踮脚仔细观察,才勉强发现它们的存在。呵,它们可真执着!花期即将到来,它们才长出了这么一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努力有什么用?我默默嘲讽着,不再看它,拉开椅子坐下,拿起桌上的习题本,决定再“啃”几道难题。
又一个夜晚,夜幕深沉,高远的天空上挂着一轮硕大的圆月,柔和的月光倾泻在地面上、树枝上、花朵上……那米粒般大小的花苞似乎也染上了些动人的灵气。淡淡的月光包裹着嫩黄的桂花,轻点花尖,似乎就要绽放似的。微风拂来,它果真迎着风盛放了,虽然柔弱却异常顽强。它竟真的谱写了生命的奇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桂花又何尝不是呢?
桌上摆着打印好的学习资料,一行行整齐的字迹映入我眼帘,这都是我日日勤勉的见证,是我夜夜努力的成果。花儿不语,吸收每一缕阳光,抵御每一次风雨,却从未停止生长;时光不语,它注视着我夜夜伏案点灯刷题的身影,对抗着一次又一次考试的“狂风骤雨”。桂花已开,人岂可迟?我欲与桂花同开放。
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根普通的树枝,只因生长在这棵名为坚持的大树上,便有了绽放自己的机会。我相信,待我的努力达到阶段性圆满的时候,便是我人生的花开之时。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升格点评
这是一篇双线结构的佳作。明线是“我”学习阶段心态的转变,由原来的不知所措到后面心性的坚定,即使一时没有收获,也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暗线是桂花从无到有的绽放,令小作者欣赏到桂花裹满枝头的美丽,并领悟到坚持能让自己的生命盛放的道理。修改后的作文既紧贴题意,使“成长”的主旨鲜明突出,并水到渠成地抒发了自己的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