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神聚 凸显主旨
作者: 郭文姬范本呈现
遇 见
◎余秋雨
总想在一场如酥如丝的春雨中,撑着油纸伞穿梭于江南。可能没有布满青苔的大石板,没有杨柳拂堤的断桥,没有一个且行且谈笑的好友。就一个人,静静地起行。在那里,我可以遇到破土而出、正展现着勃勃生机的小草,遇到拂身而来、吹面不寒的二月春风,遇到一个促膝而谈、志同道合的友人。
有人说,遇见,不过是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时间,遇到一定的人或物,或许还有事情。但是在茫茫人海中,无数次擦肩而过的人又有几个是隐隐约约还存留着记忆的呢?没有心灵上的刻印,或许算不上是遇见吧。
西湖三月,白素贞一袭轻衣走过,邂逅了一个儒雅书生,从此写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草桥上,梁山伯遇见祝英台,从十八里相送到坟前的双双化蝶,为他们的爱情点开凄美的涟漪。
最美的遇见,不过初见。我们之所以愿意去记忆那些初遇的一颦一笑,只是因为这是两颗陌生而又神秘的心在相互碰撞,如春风吹着云,又如蜻蜓点着水,青涩而又温馨。
有多少人曾怀念着往昔,怀念着第一次相逢,第一次微笑,因为在各自心里,那里承载的是心的起点。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的画面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散殆尽,反而会因此愈念愈浓,直至如梦如画,直至永恒。
最暖的遇见,不过偶遇。如果说每一次初遇是云与风的交汇,那么我相信每一次偶遇便是流星划过,没有计划、不经商量的,就那么匆匆地来,该是有多欢喜。人生最大的悲痛永远不过是未知,然而最大的快乐也是未知。我们不能预知下一秒将遇到哪个人,也不能预测到你想遇见的人在何时遇到。人海不一定茫茫,但机会总是渺渺。于是乎,我们不再刻意,一切都托付与机缘。当有一天,我们不期而遇,我们会发现这比任何一次彩排、任何一次计划都来得随意简单,但却最为温暖。
佛祖座下阿难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因为在他看来,每一次遇见都足以永恒,哪怕那时的他已经是一座沧桑的古桥。
我收起伞,尽管天上还飘着雨丝。我纵身于雾气中,听着雨珠在发间流淌的声音。蓦然回首,仅莞尔一笑,愿我以最美的姿态遇见你。
(选自《余秋雨散文集》,有删改)
技法提炼
1.选材紧扣中心。材料为中心服务是任何文体都要遵守的准则。有利于中心的材料可泼墨如水,不利于中心的材料则惜墨如金。
如作者总想在一场“如酥如丝的春雨”中,邂逅一个可以“促膝而谈、志同道合的友人”;“白素贞邂逅了一个儒雅书生”“梁山伯遇见祝英台”;佛祖座下阿难的话,都旨在告诉大家“最美的遇见,不过初见”“最暖的遇见,不过偶遇”。文中不仅记录了作者与知己的美好遇见,更融入了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并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面对坎坷与困难时要勇往直前,乐观面对。
2.运用联想、想象手法。恰到好处地运用联想、想象手法行文,可使作文内涵更丰富,行文更有特色,表情达意更熟练、深刻。
如人和人的遇见需要“心灵上的刻印”,由此作者联想到白素贞与许仙刻骨铭心的故事,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
3.运用情景交融法。这里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非常紧密。文中,“一场如酥如丝的春雨中,撑着油纸伞穿梭于江南”“尽管天上还飘着雨丝”“听着雨珠在发间流淌的声音”,笔触下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渴求知音的心情,情现景中,情随景现。
4.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如文中对春雨的描写,对白素贞许仙、梁祝两则故事的叙述,还有对最美与最暖的遇见的感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的共鸣。
5.形散神聚,凸显主旨。选文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一线串珠的方式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表达了同一个主题——遇见。作者希望偶遇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像白素贞、梁山伯一样拥有“心灵上的刻印”的遇见,希望像大多数人一样怀念第一次相逢,希望在烟雨朦胧中来一场最暖的偶遇,这些材料都紧扣“遇见”展开,令人浮想联翩。
学以致用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仿佛是一次奇妙的邂逅,我在这个冬天遇见了你们。
漫步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光抖落了往日的尘埃。风,是街道上的过客;雪,是旅途中的行人,而我立在漫天飞舞的白雪里,抚摸着往昔繁华的掠影。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份遇见注定如那漫天飞雪般纯洁真挚,让人一见倾心。而两颗心相遇所碰撞出的火花,则是我心之所向。
“登”蜀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在我耳边发出慨叹。
我抬头望去,云雾缭绕山腰,天空灰蒙蒙的——虽不如黑云压城般恐怖,却也将远方的蜀道映得万分神秘。这里空气稀薄、寒气透骨,李白却毫不畏惧,边走边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他越吟越兴奋,激愤的语调中满是苍凉的慨叹,喷涌出豪迈的鼻息,挥洒出满腔的热血。
我不由得被眼前之路所震撼,更为李白之感所震惊。我不堪忍受如此艰辛之蜀道,急忙翻书,穿越至宋朝。
“怀”赤壁
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陡峭的石壁直插云天,如雷的惊涛把江岸拍裂,雪白的浪花卷起千万堆寒雪,雄壮的江山美如图画……只见周瑜手摇羽扇,头绾丝巾,谈笑间,百万曹军灰飞烟灭。
我随苏轼站在赤壁上,听他义愤填膺地慷慨悲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刚因乌台诗案被贬,退居黄州,政治失意,老大无成,但他依旧以恢弘的气势控诉北宋朝廷,大气磅礴的语言镇魂激魄,忧愤的情怀抒写出豁达心境,令人敬畏。
“驾”马游
我纵马驰骋于宋朝都市,眼前的景象令我心头一颤——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与我印象中的宋朝截然不同。
我来到城外,见远方尘土飞扬,高挂着绣着“金”字的旗帜——此时已是晚宋,只闻得有人正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恍然间,一人仰天长啸,抒万斛英雄壮志。是岳飞,他正与金军浴血奋战。我心中升起一腔热血,却又禁不住地感到悲哀。
人生的每一次遇见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惊喜:李白胸怀大志,面对如此艰险的蜀道却依旧向前行进;苏轼一贬再贬,却能写出如此旷达豪放的诗词;岳飞的抗金信念如钢铁般坚定,尽管宋朝亡国已成定局,但他仍义无反顾地杀敌报国。
或许是命中注定,或许是机缘巧合,我遇见了你们,你们伟大的精神便在我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
【山西阳城县第四中学】
●点评
作文的选材很有创意,小作者通过“穿越”的形式遇见了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从他们的诗句中体悟到精神力量。在这场“遇见”中,小作者收获颇丰。
作文行文流畅,文笔连贯,写作思路清晰,足见小作者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表达出其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