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作者: 庄丰石近日,打开“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以自己的姓名作为关键字检索,只见右边的期刊栏中,“作文新天地”这五个字眼排成长长的一列。自2009年与《作文新天地》结缘至今,我竟在这本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发表了12篇文章。有作文指导,有采访手记,还有影评、文化述评等,不一而足。15年,弹指一挥间,溯洄从之,往事恰似小河之水缓缓流淌。
《作文新天地》的“星约”专栏,推介的都是省内各地中学的写作新苗。每次捧读简介,为他们丰富的阅读、充盈的表达以及独特的个性而倾倒。不承想,这样的“好运”也会降临到我们学校头上。2013年的暑假,编辑部联系我,让我推荐一名本校的优秀写手作为封二人物来进行展示。我仔细思忖之下,一个名字渐渐明晰于眼前,论写作以及其他的综合能力,八年级的雨露同学是个中翘楚。于是经过前期与雨露同学的沟通,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最终写了一篇题为《能文善武有雨露》的人物专访。2013年第11期《作文新天地》刊出后,我拿到了样刊。那天是周末,但我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拿着样刊直接出发去雨露同学家。开门的是两位老人——雨露的外公外婆,雨露不在家。我把样刊交到两位老人手里,他们摩挲着外孙女的照片,这两位来自东北的老人脸上写满了快乐与激动。此情此景,我终难忘却。
我手头一直珍藏着正言同学的文章——《秋感》,文章发表于2013年第12期《作文新天地》上。他在文章中这样描述秋天:“ 夏日的燥热退隐山林,换来了清风细雨的秋凉。这对许多生物来说是另一种意义的重生。看窗外,南瓜花的艳丽在绿叶中鹤立鸡群,厚实花瓣中包蕴着丝丝缕缕的花蕊,花粉等待着清风将它们吹散,去孕育新的希望。”好多次,凭几而坐,清茶一杯,于茶香氤氲中品读自己学生的文字,咂摸着他们笔下流淌而出的细腻与饱满,品味到他们字里行间透射出来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与欣慰,不禁感叹“后生可畏”。同时,有一丝的惶遽霎时间闪现在脑海里:面对有才情的学生,做老师的怎么能不好好地准备一桶甘泉,以灌溉滋养这些写作新苗呢?他们给了我更多努力前行的理由和动力。
其实,我们学校像正言这样得到《作文新天地》垂青的写作新苗还有不少,如一尘同学、令仪同学、艺桦同学等等,他们的习作都刊登在这本杂志上。在这些同学中,当属钱亿琛同学与《作文新天地》缘分最深。作为获得第十六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的他,也是《作文新天地》2022年第10期的“星约”人物。而我作为特约记者,写下《因为热爱,所以精彩——第十六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钱亿琛同学访谈》,较为全面地向读者展现了钱同学作文成长的心路历程。钱同学的这份殊荣,有他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努力与精进,更有各方为他搭建的舞台,才有了一展才华的机遇。
除了为同学们“摇旗呐喊”,我个人的写作能力也因《作文新天地》而得到了锤炼。2013年初,编辑陈玉赛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写一篇影评。其时,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在热映。接到任务后,我有点犯难,从来没有写过影评,一时难以入手;又怕写出来,质量一般,辜负编辑老师的信任。我把这种担忧告诉了陈老师,陈老师跟我说:“没关系,你先尝试写起来,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先完成,再完美。”这句话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再次认真观看了电影,又细读了作品文本,在阅读与欣赏中,思路如春潮渐生,几天后,文章写成,几易其稿后发给陈老师,得到了她的肯定。于是,2013年第3期上便有了我的《亦真亦幻的“海上之旅”》。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我信心倍增,紧接着,影评《找寻通往彩虹的路》和《战争中的人性之美》以及地方文史故事《鸽子浜传奇》等文章先后登上了《作文新天地》,我的写作面一下子拓宽了许多。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才会有切身的感受。
走笔至此,不禁感慨,这一路走来,一名普通的作者,竟然得到了这么多的机会,真是幸运至极。何以回报?当更加奋进,为杂志提供更多优秀的稿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该用哪句话来表达我的心情呢?哪句话最恰当?那就借用一下著名作家余华的一本书名《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吧,在《作文新天地》杂志的引领下,我走过了这样一段旅程。
(庄丰石,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桐乡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