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作者: 黄熠可飞檐一角,是半只月亮。
我想,我自来是钟爱中秋,也爱月亮的。月亮同太阳不一样。太阳那么锋芒毕露,总是高高在上,睥睨众生,光耀万丈地出现,不坠半分威仪。月亮便不同了,想来它是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的。于是由内而外地澄澈、柔和,做事也不拘泥。高兴时,弯弯倒挂,弯唇浅笑,登时清辉遍地,人间一片旖旎;宁静时,则如今日,端庄又平和,虽也高悬空中,却带着万般的悲悯,仿佛已然阅尽千帆。
正痴痴想着,忽听母亲道:“来吃月饼啦。”忙上前,先对空中的明月拜了一拜,方才小心翼翼拿起月饼,就着明月,一口咬下去。
初入口,是一片软和,还混着些蛋黄的香,颇甜。看馅,同皮一样,也是一片橙黄,不由觉得是在吃月亮。再嚼,芳香阵阵,咸甜混在舌间纠缠着,哪分得清彼此?于是只好一并咽下去,叫它们去胃里打官司。又吃几口,惊觉已然过半,蛋香愈浓,便是喉咙里也满是馥郁的蛋香。遂一小口一小口地啄着,母亲看了,不由失笑。
只剩最后小半块。我将心一横,心道:月饼啊月饼,你来这人间走一遭,可不就是为了给人吃的吗?今儿个我便许你绽放你的芳华,哪怕芬芳馥郁不过刹那,你也尽了你的价值了。想罢,便用手托起那一小块月饼,一口气吃了下去。顿时口中柔和夹杂着香甜,便心满意足了。
这时月饼吃尽,却见那盏子上银辉一片,这才惊觉,自己一直托着月亮。不敢动了,生怕手一抖,那明月便温和浅笑,而后施施然离去。
能怎么办呢?只得两手托着盘子,端详着。那月光太皎洁,不该为世俗所桎梏,可它又圆融、温和,便是入了尘世,也能从容接受这里的规则。端在我手上,静静地不动,淡然自若,再抬眼看天上那一只,似乎也在回望我,待我细细与它诉说自己的经年故事。
我忽然明白了为何千百年来,那些文人墨客、戍边将士,都喜欢对着月亮抒情思乡。
因为月亮宁静而淡泊,历经繁华兴衰,已到了人间至高境界。它不与太阳争锋,不与群星争芒,它有一种洗尽铅华的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海纳百川。正是面对这样温和宁静的月亮,一生漂泊的游子们,才会在它的清辉怀抱里,在它静静的聆听里,讲述一个又一个思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