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官员之死
作者: [俄] 契诃夫庶务员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他坐在第二排的椅子上,用望远镜在看《柯涅维勒的钟》。忽然,他的脸皱了起来,两只眼睛翻转着,呼吸停住……他摘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
他看见坐在他前面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拭自己的秃头和脖子,并小声嘟哝着。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个小老头是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勃里兹扎洛夫。
“对不起,大人,我打喷嚏溅到您身上了……我不是有意的……”
“没关系,没关系……”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难为情,傻笑着,开始看着舞台。等到休息时,他便跑到勃里兹扎洛夫跟前,挨近他,克制着畏葸心情,低声地说:“我打喷嚏溅到您身上了,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这不是……”
“哎呀,够啦……这事我已经忘了,而您还没完没了!”将军说道,下嘴唇不耐烦地抖动了一下。
回到家里,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不礼貌的举止告诉了妻子。他觉得他妻子对所发生的这件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大吃一惊,后来得知勃里兹扎洛夫是“别的单位的人”,就放心了。
“好歹你还是去道个歉吧!”她说,“他会以为你在公共场合不善于控制自己!”
“说得是啊!我道歉了,可他不知为什么有点儿怪……连一句中听的话也没有说,不过当时也没有工夫交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的文官制服,理了发,上勃里兹扎洛夫家里去解释……走进将军的客厅里,看见那儿有许多求将军办事的人,将军本人就在他们中间,他已经开始接受他们的呈文了。
将军询问了好几个请求人之后,便抬起眼睛看切尔维亚科夫。
“大人,要是您还记得起来的话,昨天在快乐之邦戏院,”庶务员开口报告说,“我打了个喷嚏……于是……无意中溅到了您……对不起……”
“多么肤浅的思想……上帝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您有什么事?”将军对下一个请求办事的人说。
“他连话都不愿意跟我说!”切尔维亚科夫想到这里,脸色变得煞白,“就是说,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就此丢下……我得去向他解释……”
当将军同最后一个求他办事的人谈完话,正朝室内走去时,切尔维亚科夫迈一步跟在他的后面,低声地说:
“大人,即或我斗胆地打搅了您,那我也可以说完全是出于悔过的心情……不是有意的,您要了解才好!”
将军做出哭丧的脸,一挥手说:
“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他说完便走到门后面去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呢?”切尔维亚科夫只好第二天亲自去解释。
“我昨天才打搅了大人,”当将军抬起探询的眼睛看着他时,他低声说道,“并不是像您说的那样为了开玩笑。我是来赔不是的,因为我打喷嚏时,溅到您身上……至于开玩笑嘛,我连想都没有想过。我敢开玩笑吗?如果我们开玩笑,那就意味着我对要人……没有一点敬意了……”
“滚出去!”将军突然大喊一声,脸色发紫,周身颤抖起来。
切尔维亚科夫肚子里好像什么东西掉了下来。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倒退到门口,走到了街上,步履蹒跚……机械地回到家里,没有脱去制服,躺在沙发上,就……死了。(1883年)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有删减)
点评
庶务员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不慎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身上。第一次,他向将军道歉,遭到了不以为然的拒绝;再次道歉,随之而来的打击扩大了他的心态失衡,他终于失去了理性判断;第三次、第四次他穿上制服,理了发去赔礼道歉。他不断努力挣扎,再三受挫的“故事山”模式讲述了小公务员之死的秘密:小说体现了深刻的矛盾冲突,小公务员卑躬屈膝于上层社会达官贵人神圣不可冒犯的威严。压抑感抑制了他个性的发展,他于是想摆脱这样的阴霾获得个性的满足,却没有受到上层社会的接纳。契诃夫的《一个官员之死》写于19世纪80年代俄国沙皇统治时期,该时期给19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带来的是黑色恐怖。列宁称这个时期为“一种肆无忌惮、毫无理性的残暴至极的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