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评析

作者: 陈长富

陈长富,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中心校教师。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2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获县级一等奖,在县内外交流活动中多次承担专题讲座,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多次担任评委。

原题呈现(60分)

生活中,有些事,可以由别人或智能科技代劳。但是,有些事,却只能自己亲自做。

请以“这事,只能自己做”为标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明确“事”的内容;2.写清“自己做”的过程;3.充分表现“只能”的原因;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姓名、校名等个人信息。

写作引导

此题以学生成长经验、心灵感悟、思想变迁为主题范围,旨在考查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题中“这事,只能自己做”,其中的“事”,可为学业精进之事,可为心境磨砺之事,可为情感体验之事,亦可为心灵抉择之事,不一而足,关键在“事”要具体,“做”的人是自己,并能从做中或做后明白“只能自己做”的道理。写作时同学们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事。一次成长蜕变的苦涩经历,或是一次回肠荡气的情感变化,或是一次技能学习的心得。比如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如绘画、乐器演奏等,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练习、摸索,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和精髓。别人或许可以给予一些指导,但真正拿起画笔、弹奏乐器的那个人只能是自己。每一笔的勾勒、每一个音符的奏响都需要亲力亲为,否则学会的就不是自己。写作也是一件别人无法替代的事,它从立意确定到素材选择再到文字表达,每一个步骤都只能作者亲自完成。不同的人会做不同的处理,表达出的情感也会是不同的。AI智能科技可以模仿写作,却表达不出独特个性的情感。写作如此,生活中的许多事亦是如此,只有亲历这些过程,我们才能得以成长和成熟起来。

其次,突出“做”的过程。善于抓住事件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述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变化和情感体悟。过程情节可以是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跟自己的纵向比较,以展现“做”的过程中深刻的思想体验。

最后,凸显“只能”的感悟。要自然表现出“只能”的特殊原因:这事关涉的是自己的成长、内心的感悟或者独特的体验,凸显“无可替代性”。比如学习游泳,从最初害怕水,到慢慢克服恐惧进入水中,学着划水、呼吸,每一个小的进步都只能是自己“做”的结果。俗话说“要知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同样应保持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意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活的意义和本领。

范文展示

甲文

这事,只能自己做

◎杨雪峰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初级中学三(1)班

“师傅,麻烦在前面停一下!”车缓缓减速,我拿起书包,从容地走下车,踏上了回家的路。穿梭于城镇间的公交车,沿途没有固定站点,下车点由乘客决定,到站时喊一嗓子,司机便会刹一脚,停一下。这个看起来无比寻常的操作,我曾经却感到像“游街示众”般难堪。

我出生在山里,打小看的是那顶星撞月的山,走的是那斗折蛇行的岭,喝的是出自千岩万壑的山泉水。按说,骨子里怎么也该是大山的刚强和勇敢,可我偏偏只有大山高大的外表,而缺乏大山刚强的性格。在人多的场合,不要说站出稳如泰山般的姿态,就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只是蜷缩在角落,埋着头,一言不发;或跟在别人屁股后躲藏身影。这个秘密,只有妈妈知道,所以,她惯骂我是“裤裆片包大的,出不得湖”(方言,指胆小)。这丑,真正曝光在众人面前是我上初中后第一次单独坐车。

那天,暑气逼人,树上的蝉声此起彼伏,高亢嘹亮,让在灼灼热浪中行走的人更加烦躁。颠簸的车厢像装满了沙丁鱼的罐子,乘客挤得是“前胸贴后背”,转身都难。我身上的衣裳早已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可我脑子比汗腺更明白这汹涌的汗水不是来自外部的熏蒸,更多的是来自我内心的紧张。因为我恐慌的心鼓早已咚咚敲响,而且是离站点越近,敲得越响、越急。站点就在前面不远了,可没有同行的人喊停车,我的担心越发汹涌。心鼓如雷,汗流如雨,嘴却怎么也张不开。感觉只要我发出一点声响,全车的目光就会聚焦到我身上,把我烧焦。

“师傅,在前面停一下哈!”这时的我无比想念母亲往日的吆喝——可此刻,她正在家里张罗着饭菜,等待我放学回家。周围全无熟悉的面孔,没有人替我喊停车。怎么办?怎么办?我极力镇静,拼命咽了口唾沫,暗暗给自己鼓劲:没事的,不就喊一嗓子吗?!喊……喊……我使劲逼迫着自己。眼看公交车越来越接近那个熟悉的“站点”,可我还是无法喊出声来。心开始痉挛起来,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揪着,汗如雨下。我再次用尽全力指挥着嘴,可依然打不开那两片薄薄的嘴皮子。就在这当口,又一种恐惧袭来——若坐过站再返回的话,要走一段荒僻小路。听说那路两旁高高低低的树上时常有青色的、白色的蛇虫,它们会从枝叶间冷不丁地探出头来,吐着血红的芯子,想要“亲吻”你;还有传说中的山鬼也会突然现身——披头散发,斜眉吊眼,青面獠牙,白衣飘飘……

车外的热浪一波接一波从车窗扑进来,但那一刻对我来说反是无比地凉爽,因为心头层层叠叠的紧张、恐惧已经让血液沸腾起来,那热度远盖过了扑进车来的热流……沸腾的血涌啊涌,终于冲破遮挡我发声的厚障壁,找到了突破口,迸发出了爆炸声——“师傅,停……车,我……前……面……前面下!”语无伦次的声音在狭窄的车厢内回荡,震耳欲聋。一车人的目光“哗”地向我袭来,我的血液直冲脑门,眼前一片空白。我急忙压低头,抓紧书包,挤开层层包围圈,杀开血路,冲出车门……

双脚刚触地面,即向后方小路飞奔。随着汽车马达声远去,心中沸腾的热血才慢慢冷却下来。在那一瞬间,我竟有一种“涅槃重生”的不真实感。

望着不远处竹树环合的屋檐,顿感步履轻盈起来。

清风徐徐,我突然有些怀疑——刚刚真的是我在“喊车”吗?此刻,那些个吐着芯子的蛇虫、披发的山鬼早已不见,一股自信涌上我的心头。

我猛然醒悟,有些事只能自己做,不能一味依赖别人;否则,“大树之下,寸草不生”。

【点评】

作者巧妙地从真实生活中汲取灵感,立意新颖独特。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自己不好意思当众说话的内心纠结描绘得活灵活现。情感真挚,心理描写细节真实可信,让人感同身受。作者在描绘“单独乘车”时的心理活动,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度的修饰,而是选择朴实无华的话语如同山间草木,清新淡雅而不失光彩,也体现了他娴熟驾驭语言的能力。此外,文章结尾,作者巧妙地点题,升华了主旨,使读者在阅读中也能体会到作者的个性体悟。

提升建议:第2自然段中“我”的胆怯怕见生人,不敢单独出头经事的性格特点是采用抽象介绍的方式叙述的,若能选择一个细节来直观表现,会更加生动形象,更富表现力。

根据中考评分标准,本文可得58分。

乙文

这事,只能自己做

◎陈芳芳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初级中学三(1)班

“咔嚓,咔嚓”,自行车的辅助轮被卸了下来。那年,我五岁,伴随着那两声脆响,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雀跃欢呼:“耶,我可以骑二轮自行车啦!”之前,看到同龄的小朋友骑着没有辅助轮的自行车从身边飞驰而过,那动作、那姿态好不潇洒惬意。每当这时,我羡慕的眼神便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在他们飞转的车轮上,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摆脱辅助轮的束缚,可以自由地驰骋。我想,这事,有谁能助我一臂之力呢?

家门前的街道太过拥挤,我把车推到广场上,准备大展身手。我跨上自行车座,右脚一蹬准备开启“飞驰人生”,可地心引力告诉我高估自己了——重心一个没把稳,双脚便不受控制似的,随车踉跄……很快便连人带车摔在地上。我迅速朝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赶紧从地上爬起来,装着若无其事地去扶车。好一会儿心头才平静下来,却感到火辣辣的刺痛直钻膝盖,屁股也疼得不行。想到同伴们那潇洒劲,我咬着牙,忍着痛,又试了几次,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车轮刚转一圈,车身便左右摇晃,倒向一边。

看来,单靠我自己拼命怕是不行,还需要高人指导!

“爸爸,你扶一下我吧!”我跑回家请求爸爸的帮助。“你想学骑二轮自行车?”“当然想啦!”“那你得自己慢慢摸索,这样才能学会哦。”

我将信将疑,似懂非懂,只纳闷一向愿意帮我的爸爸今天怎么拒绝我了呢?难道真的只能我自己摸索?出于对飞驰感的强烈向往,我还是选择再次推车来到广场。这时广场上的人已多起来了,骑行的同伴如燕子般轻盈地从我身旁掠过。我羡慕极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飞身上车、丝滑起步、急停漂移,每一个动作潇洒帅气。我跟着模仿,开始了练习,一遍,再一遍……摔倒,起来,再摔倒……我已顾不上旁人的眼光了,只管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专注骑练。记不清摔了多少次……当我再次把自行车扶起来,左脚立地,右脚跨垫,屁股一抬,上车,正把,弓背,深吸一口气,右脚用力一踩,左脚顺势一蹬。哦——豁,车身没有歪,居然稳住了!我信心陡增,胆子也大了起来,一圈、两圈、三圈……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我也可以丝滑起步了。风从耳边嗖嗖掠过,惬意极了,我感受到有生以来的第一份酣畅淋漓!一种成功后弥足珍贵的自信在血液里沸腾!

看来,这事,还真得自己做,别人代替不了,爸爸没骗我!

【点评】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小细节,并从中提炼出“这事,还真得自己做”的深刻见解。这种从小处着手拓展到大话题的写作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对主题的深入理解。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作者的情感,也能思考他所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此外,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得文章读起来流畅,富有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提升建议:文中刻画“我”克服困难骑练自行车的心理细腻、生动,但表现的都只是勇敢、坚强的一面,而实际上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还有退缩、妥协的一面。如能从“兴致勃勃”到“失败沮丧”,再到“坚韧不拔”,过程再曲折些,会更真实感人。

根据中考评分标准,本文可得58分。

上一篇: 胡先生小传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