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作者: 顾月冰2024年7月,江夏结束了他的“韩国公交游”。10余天里,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穿行在首尔、京畿道、仁川和光州等地。“如果不是预算有限,我还会去济州岛。”“00后”江夏喜欢研究各地的公交路线。
江夏的首次“公交游”始于两年前。2022年冬天,江夏坐了9天公交车,从上海临港坐到了北京语言大学。那一次,江夏“火出了圈”。后来,他又用了4天时间从合肥坐公交车返回上海,然后花15天坐公交车从上海到漠河北极村。2024年4月,江夏开启了第一次“环球公交游”。他花了29天时间,从上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穿越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顺利抵达新加坡。
19岁的陈欣奕的行进路线则与江夏的相反,她和男朋友从新加坡一路北上,返回昆明。陈欣奕和男友穿梭在东南亚的不同城市中,体验了比坐飞机直达目的地更充实的人文之旅。
留学生原子是受到一条讲述如何从英国经陆路回国的视频的影响,决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穿越欧亚大陆。2023年,他带着在中餐厅打工赚的钱,从爱丁堡出发经陆路回到了广东。
这些年轻人爱上了“慢旅游”,他们抛弃了飞机,选择了耗时更长的公共交通工具。在旅途中,他们遭遇过意外事件、文化冲击,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
“还年轻,累点无所谓”
2024年4月,参加完毕业答辩后,江夏决定“放飞自我”。他带着护照、签证和少许外币,从上海启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新加坡。
陈欣奕从新加坡回国花费的时长是江夏的两倍多,共70天。为此,陈欣奕做了整整两天的公交攻略。
江夏也习惯提前规划行程,他下载了各国的交通软件,整理了路线和票价:云南昆明至老挝万象,动车票542元,签证费150元;泰国合艾到马来西亚巴东勿刹,火车票10元;马来西亚新山至新加坡,大巴票7.3元……
原子从伦敦到广州的“公交游”则耗时99天。他经过了10个国家的38座城市,交通费只花了3000多元。
即便前期做了细致的路线规划,到了当地也会出现小差错。
江夏原本计划从老挝万象火车站直接买票去曼谷。“到了万象我才发现,需要先从万象的塔纳廊口岸坐车到泰国的廊开府,才能乘坐发往曼谷的直达火车。”
途中,江夏偶尔会睡过站,有时因信息不准确,也会错过班车。“睡过站只能往回走,或者徒步到下一个车站。”江夏说。第一次尝试“公交游”时,江夏曾在河北错过一趟班车。他拖着箱子,缓慢行走在河北省玉田县的乡村小路上,冬日的寒风冷得刺骨,直到遇到一位好心的司机让他搭车。

原子属于随性派,他做攻略常常只会列出大致的交通框架,“因为感觉网上查到的攻略不够新,实际情况时常有变动”。
陈欣奕谈起了东南亚的大巴车。“我们坐过两次过夜大巴。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大巴座位比较宽敞,椅子能放平躺下去,挺舒服的。”
意外也会时不时发生。在泰国时,陈欣奕和男友租了一艘双人皮划艇,划到距岸边大约5公里时,一艘过路的长尾船撞翻了他们乘坐的皮划艇,两人立时掉进了20多米深的海里。陈欣奕回忆,她死死抓着皮划艇,大声呼救。虽然很快就被当地人救上岸了,但他们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统统掉进了海里。
在普吉岛逗留的那几天,陈欣奕得了淋巴炎。陈欣奕说,她吃了止疼药,又继续上路。


接受善意,给予温暖
善意和友情时常伴随在旅途之中。在老挝时,江夏身上带的现金不多,手机上也没有当地的支付软件。“一位老挝人主动提供帮助,骑摩托车从旅馆把我带到火车站,还给我买了很多吃的。”江夏很感激他的帮助。
原子是夏天出发,秋天回国的。99天的旅行中,原子时常通宵写毕业论文,他觉得自己更像是在过“数字游民”的旅居生活。得知他要写论文,同住在青年旅舍的旅客们会轮流给原子煮东西吃。作为回报,原子会帮他们洗碗。
原子总能在旅行中收获友谊。刚抵达土耳其时,他在青年旅舍遇到了好几位独自旅行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后来还同行了一段时间。”原子说。后来,原子在伊朗足足待了一个月。他和另外一位旅行者结伴同行了10余天。他们一起徒步,走山间小路。“有一天晚上8点多,我们休息时,我抬头看见了星空中的银河,远处是绵延的雪山。”原子当时觉得特别震撼。
在老挝,江夏遇到过一个小女孩,穿得破破烂烂的。江夏看她可怜,就带她去买了一双新鞋和一个新书包。
江夏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毕业于公共卫生专业的他,希望有机会可以去欠发达地区当无国界医生。“我想尽可能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江夏说。
“人生的中转站”
“‘公交游’并不便宜,29天,交通费我花了近3000元。如果从上海直飞新加坡,可能就900元。”但江夏觉得整趟行程收获满满,“一路上目之所及的风景是更宝贵的收获。”
江夏难以忘记福建宁德市的一段海上公交车行程。“窗外可以望见海边的滩涂和三都澳景区的岛屿。”霞光下的海岛印在了江夏的脑海里,他说,内陆长大的自己总会被大海治愈。
从泰国曼谷前往马来西亚巴东勿刹时,江夏见到了他见过的最美的日落——火车穿过一片水田,远处橙红的落日将云朵染成金色。
在路上的经历消除了许多江夏以往的偏见,也让他看到了社会的多样性。江夏小时候很内向,鲜少与别人交流,现在,他敢主动跟外国人聊天了。
而旅行对陈欣奕来说,是逃避现实的方式。几年前,她因罹患双向情感障碍休学。
休学后,陈欣奕选择在各地旅居,旅行逐渐成为她疗愈自我的方式。陈欣奕最初的旅费是靠摆摊卖花赚来的。
“公交游”更像是他们人生的中转站。
半年前,江夏考研失败。“就差十几分,但我不想再考了,备考复习这一年已经把自己弄得很累了。”江夏说。现在他更想先旅游,“打卡”世界地图。
“小镇青年”是原子给自己贴的标签,他在16岁时第一次出国,一个人勇闯泰国。“当时我没有做太多路线规划,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如今,原子已经去过40多个国家。
现在,原子回到了打工人的生活轨道里。偶尔,他会想起自己周游40多个国家的过程中留下的遗憾,比如,他登顶帝国大厦那天,纽约漫天大雾。不过,他望见了一片白茫茫的纽约,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冰糖囡囡摘自微信公众号“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