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直视那个太阳
作者: 翁雨薇我又一次因为看课外书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这对我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多少次了?
我记不清了。
我只记得老师在高一时没收了我的一本科幻小说,到现在都没还给我。那本书我还剩个结尾没看完。我想知道,书里的主角最后成功拯救世界了吗?还是,他也被外星人打败了?
正神游天外呢,空调“嘀”了一声,我回过神来,继续听老师念念叨叨地数落我。
“你现在高三了,晓得不?你天天看的这都是啥玩意儿?”我脖子一缩,如实回答,“明代——改革……这也要没收?”我真的不太理解。面前的老师扯着我的书,面目有些狰狞。我嘟囔了一嘴:“真是不尊重历史文化。”
他没理我,接着说道:“高三是最关键的一年!重心要放在学习上,天天看闲书……你还想不想考大学了?”
“老师,您在我上高二时也这么说——‘最关键的一年’。我没看别的啊,我学历史,这不是也挺有用的吗?”
老师把眼镜拿下来,厚厚的镜片上已经起了一层薄雾。他拿餐巾纸用力地擦着镜片,语重心长地说:“这些东西对提高分数没用啊,这些话我也跟你说了3年了,我嘴皮都快磨破了。你再听不进去,我就没有办法了。”
一向强势的班主任突然变得神情颓然。
我心里不是滋味,过往的记忆扑面而来。
“言情小说讲的不都是小男生小女生谈恋爱的事吗,能有什么用?能把你的数学搞好吗?你数学考了39分,全班倒数第一!我作为数学老师,看到你的成绩都头痛。你能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上课除了睡觉,就是看闲书。你知不知道,你的文科成绩挺好的,但凡把数学成绩搞上去,上个好学校不成问题。
“课外书有这么好看吗?!”
班主任那一声声质问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汹涌澎湃,层层叠叠地拍打在岸上。我惊起一身鸡皮疙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空调温度开得太低了。我扭过头看了一眼,空调依旧在“离职”状态。
“我……”我刚打算开口,便被班主任打断了:“你先出去吧,书留着,等到毕业了一起还给你。”
毕业——还有将近9个月,9个月啊,太漫长了。
我意兴阑珊地走出教师办公室,发现太阳被云层遮住了,过了许久,依旧不见天光。
下午的课很无聊,我都不喜欢,我靠在窗边晒着太阳,听着讲台上的老师慷慨激昂的语调,想着:要是有本小说就好了,放在腿上,一页一页翻过去,岁月静好。
同桌一脸八卦地凑过来问:“‘老班’又骂你啥了?”我耸肩道:“这回没骂我,可能觉得我无药可救了吧。”
同桌咂巴咂巴嘴,提出了质疑:“他这生拉硬拽都要拉上每一个人的架势,能放弃你?”
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谁知道呢。
但我又想起班主任在办公室对我说的话。真是奇怪,他的话,我不是向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吗?
下课后,班主任又把我叫过去了。他从柜子里拿出七八本书,有些看上去很新,有些已经泛黄。我认得,全都是我这3年被收缴的小说。
“拘着你也没啥意思,干脆还你吧。”厚厚的眼镜镜片下,班主任的眼睛里闪着意味不明的光。
同桌说他教书10多年,没有放弃过任何学生……这也是班上所有人的共识。那我?可能我确确实实是无药可救了吧。
我搬着小山似的书回了教室,依旧斜倚在窗边,从书堆里拣出那本高一没看完的科幻小说。书的封皮已经破了,摇晃着要掉,内里书页也已经发黄了。
我翻到了最后一章,想看看主角最后怎么样了。
10分钟,十几页,看完了,我大失所望。
主角输了,没输给外星人,输给了自己——输在自己不够坚定,不敢和外星人决一死战。
真是奇怪的结局。我觉得没意思,正准备合上书,却瞥见最后一页写着一段话:
“人的失败,从不来自外物,往往来自内心的恐惧。所以少年,你有踏破云霄的勇气吗?或者说,你敢有吗?”
短短的两行字,墨迹也有些淡了,但就是如天音般叩问着我,似乎想强行剖开我的心,问我一句:“你敢吗?”
我惊恐地发现,我不敢。
这是一个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我的理科,从初中起便很差,我不敢去触碰那个恐怖的“理科世界”,所以选择蜷缩在文学里,自我陶醉地徜徉。然后呢?带着永远的恐惧,被迫踏上高考的征途——同时也注定,我会和科幻小说里的主角一样,因怯懦而失败。
可能是因为突然被班主任放弃,也可能是因为小说里的主角结局不尽如人意,万般思绪一时交织缠绕,撕扯着我。
我沉默了很久很久。
10多天后,我找到了班主任,什么都没说,只拿出了一张数学试卷,问他:“这道题怎么做?”
剧情到底还是落入俗套。我像很多小说里的主角一样,回心转意。我开始攻克数学,只希望来年6月的太阳,没有这般可畏。
所以,少年,你有踏破云霄的勇气吗?
(本刊原创稿件,勾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