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不速之客”
作者: 孙道荣一不留神,我家阳台成了鸟拉屎的地方。
最先发现的是小儿,他去阳台上收衣服,忽然发现阳台的护栏上沾着几处污渍,细看,竟是鸟粪。衣服也不收了,小儿捂着鼻子跑回屋,告诉了我们这个“惊天”秘密。
我去查看,不仅栏杆,就连阳台的地面上也星星点点散落着一些鸟粪。
妻子说:“最近常有小鸟到咱们家阳台上来,你们没有注意到吗?”
平时,我们一早就去上班或上学了,晚上回到家里也难得去阳台,因而并没有见过阳台上的鸟。倒是在小区里散步时,总能听见树上的鸟鸣。小区绿化好,有几十棵大树,吸引了不少鸟飞过来安家落户,成了我们的空中邻居。鸟在枝头上飞来飞去,人从树下来来往往,互不打扰。
“它们在外面飞得自由自在,为什么会跑到咱家阳台上来呢?”我一边清理阳台,一边和妻子探讨。妻子指着两盆睡莲说,或许是它们吸引了那些鸟。我问:“难道鸟也爱睡莲,飞来与莲为伴吗?”“那些鸟什么花没见过,再说睡莲早开败了,连枯枝烂叶都见不着了,只剩下水底淤泥里的莲藕苦等春风……”妻子又指了指睡莲盆里的水说,“我猜是这些水吸引了鸟。小区里树多,草皮多,唯独没有水。所以咱家的这两个盛满水的睡莲盆,就成了它们的饮水源。”
阳台是妻子的“种植场”,她在那里种了大大小小十几盆绿植,三月一过,我们家的小小阳台上就开起了一场热闹的花卉展。我在阳台的花丛中见过蜜蜂,也看到过蝴蝶,俨然一个微缩版的春天。
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小儿也喜欢蝴蝶、蜜蜂和蚂蚁,当然还有鸟。但他并不能接受鸟粪,说:“一定要想办法赶走这些鸟,以免它们再在阳台和栏杆上拉屎。”妻子问他:“你愿意待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吗?”小儿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于是摇摇头。妻子笑着说:“那我们家的阳台,现在成了鸟拉屎的地方,不正说明了它是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好地方吗?”我佩服妻子的智慧,既帮小鸟说了话,也解了小儿的苦恼和困惑。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准备去阳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走到那扇玻璃门前,猛然瞥见栏杆上站着一只鸟。那只鸟看上去比麻雀大一点,头上的羽毛是彩色的,尾巴像鱼尾。它梳理着羽毛,时不时地抬头张望,像一个晨起梳妆的人等着谁的到来。果然,不一会儿又飞来了一只鸟,跟它模样差不多,只是头上的那簇羽毛是灰色的。它们俩在阳台上站了一会儿,交头接耳了几句,然后一前一后飞落在睡莲盆上,小小的爪子紧扣盆沿,头伸进盆里,又迅速仰起来——它们真的在喝盆里的水。
突然,其中一只小鸟屁股一撅……哎呀,我的阳台!
一直等到它们飞走了,我才打开玻璃门走到阳台上。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混杂着花香、草香和露水的清香,还有一丝隐隐的说不清的味道。
而在另一个傍晚,我看见小儿在阳台上悄悄撒了一把米……就这样,从某个春天开始,我家的阳台就成了一个共享之地——鲜花、蜜蜂、蝴蝶、虫子和小区里的鸟,还有我们一家三口。它是一个和谐的场所。
(跳虫虫摘自《品读》2025年第5期,视觉中国供图)